成语名称:网漏吞舟(wangloutunzhou)
成语繁体:網漏吞舟
成语语法:连动式成语
成语解释:网:渔网,比喻法网;吞舟:吞舟的大鱼,比喻大奸。网里漏掉吞舟大鱼。比喻法律太宽,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。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酷吏列传序》:“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明·刘若愚《自序》:“今外则网漏吞舟,内则桃僵李代。”
英文翻译:(of laws) too mild (to punish criminals)
比喻法律太宽,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。
能吞食小船的鱼,指大鱼:网漏吞舟。
汉兴之初,虽有约法三章,网漏吞舟之鱼。
对流氓犯罪分子如果不坚决镇压,人民就会指责我们网漏吞舟。
从贪污仅给予党纪处分,到组织软禁行为仅写检讨书,都可谓网漏吞舟。
其疏末云:伏愿以宗社安危为大计,以善师攻心为神武,以含垢安人为远图,以网漏吞舟为至诫。
王导这种政策的明显特点之一就是法制宽松,谁犯了什么小错误都可以不追究,有“网漏吞舟”之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