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 [ liè shì mù nián,zhuàng xīn bù yǐ ]
烈士:志向远大的英雄。已:停止,衰减。英雄到了晚年,壮志雄心并不衰减。
不宾之士 [ bù bīn zhī shì ]
宾:客人。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。指敢于以主人翁出面提意见和建议
三军易得,一将难求 [ sān jūn yì dé,yī jiāng nán qiú ]
征集成千的兵士很容易,担找一个好的将领却很难。形容良才难得。
将寡兵微 [ jiàng guǎ bīng wēi ]
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败。兵少将少。形容兵力薄弱
壮士解腕 [ zhuàng shì jiě wàn ]
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,就立即截断,以免毒性扩散全身。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,不可犹豫不决。
画符念咒 [ huà fú niàn zhòu ]
道士画符箓、念咒语。比喻写字、念书今人难以索解。
开国元勋 [ kāi guó yuán xūn ]
元勋:有特大功绩的人。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。
师老兵破 [ shī lǎo bīng pò ]
指用兵的时间太长,兵士劳累,士气低落。
颐神养寿 [ yí shén yǎng shòu ]
指保养精神元气。同“颐性养寿”。
钜儒宿学 [ jù rú sù xué ]
钜:通“巨”,很大;宿:老成。指学识渊博,学术上有权威的人士。
白衣天使 [ bái yī tiān shǐ ]
指护士
擎天架海 [ qíng tiān jià hǎi ]
比喻大材干,大本领。元杂剧常喻将帅为“擎天白玉柱,架海紫金梁”,故云。
望风而降 [ wàng fēng ér jiàng ]
风:踪影。降:投降。看见敌人的影子便缴械投降。形容军队毫无士气。
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 [ qiān lǐ kuì liáng,shì yǒu jī sè ]
馈:赠送。缺粮时从千里之外送来,难免士兵挨饿。比喻远粮不解近饥,远水不解近渴
腹热肠慌 [ fù rè cháng huāng ]
元曲俗语。形容焦急、慌乱。
金戈铁甲 [ jīn gē tiě jiǎ ]
比喻战争。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。同“金戈铁马”。
铁马金戈 [ tiě mǎ jīn gē ]
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。②谓战事,兵事。
湖海之士 [ hú hǎi zhī shì ]
旧时形容气概豪放之人。
吹弹歌舞 [ chuī tán gē wǔ ]
演奏管弦乐器,唱歌跳舞。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。
尺籍伍符 [ chǐ jí wǔ fú ]
指记载军令、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。
白屋寒门 [ bái wū hán mén ]
白屋:用白茅草盖的屋;寒门:清贫人家。泛指贫士的住屋。形容出身贫寒。
青藜学士 [ qīng lí xué shì ]
指博学之士。
雕虎焦原 [ diāo hǔ jiāo yuán ]
指壮士履险。
宽洪大度 [ kuān hóng dà dù ]
指待人宽厚,度量大,能容人。同“宽宏大度”。
宽宏大度 [ kuān hóng dà dù ]
形容度量大,能容人。
【成语拼音】yuán shì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周 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,天子之卿视伯,天子之大夫视子男,天子之元士视附庸。”孔颖达 疏:“天子之士所以称元者,异於诸侯之士也。《周礼》:公侯伯之士,虽一命不得称元士。”汉 班固《白虎通·爵》:“天子之士独称元士何?士贱不得体君之尊,故加‘元’以别诸侯之士也。”
(二)、指低级官吏。《旧唐书·孟简卢简辞等传论》:“以 端纶 之才,任不踰元士,而 卢简辞 之昆仲,云摶水击,鬱为鼎门。”
(三)、佳士,优异之士。明 何景明《方竹先生诔》:“齐民元士,三军匹夫。”
(四)、明 初给事中的别称。《明史·职官志三》“﹝ 洪武 ﹞二十二年改给事中为源士”注:“初,魏敏、卓敬 等,凡八十一人为给事中。上以其适符古元士之数,改为元士。至是,又以六科为事之本源,改为源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