爪牙之士 [ zhǎo yá zhī shì ]
爪牙:比喻辅佐的人。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
开科取士 [ kāi kē qǔ shì ]
科:科举考试。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。
将勇兵雄 [ jiàng yǒng bīng xióng ]
将:将领;兵:士卒;雄:强有力。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。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
幕里红丝 [ mù lǐ hóng sī ]
原指唐朝宰相张嘉贞想招郭元振为女婿,让他用“幕里牵红丝”的方法选择女儿。后比喻选妻。
燕骏千金 [ yān jùn qiān jīn ]
后以之为招纳贤士之典。
山林隐逸 [ shān lín yǐn yì ]
隐居山林的士人。即隐士。
颐神养性 [ yí shén yǎng xìng ]
指保养精神元气。
大含细入 [ dà hán xì rù ]
原指文章的内容,既包涵天地的元气,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。形容文章博大精深。
坐镇雅俗 [ zuò zhèn yǎ sú ]
坐镇:安坐而以德威服人;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安坐而可以威服风雅之士或流俗之人
躬先士卒 [ gōng xiān shì zú ]
犹身先士卒。现用来比喻领导带头,走在群众前面。
得胜回头 [ dé shèng huí tóu ]
宋、元说书人的术语,在开讲前,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,取其吉利之意
桑枢韦带 [ sāng shū wéi dài ]
桑枢,桑木的门轴。韦带,无饰的皮革腰带。后以之形容贫家寒士。
损军折将 [ sǔn jūn zhé jiàng ]
犹损兵折将。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。指作战失利。
吐哺辍洗 [ tǔ bǔ chuò xǐ ]
后世以之为礼贤下士之典实。
郢人斵垩 [ yǐng rén zhuó è ]
同“ 郢匠揮斤 ”。 元 刘敏中 《最高楼》词:“ 郢 人斵堊元無迹,仙家種玉不論畦。”
虎贲中郎 [ hǔ bēn zhōng láng ]
虎贲:勇士;中郎:指东汉蔡邕,曾做左中郎将。有一个勇士与蔡中郎长相特别相似。形容两人面貌相似,如同一个人一样。
兵勇将猛 [ bīng yǒng jiàng měng ]
士兵勇敢,将帅勇猛。形容战斗力很强
海岱清士 [ hǎi dài qīng shì ]
海岱:东海与泰山之间的地方,引申为海内。海内的清廉之士
推毂荐士 [ tuī gǔ jiàn shì ]
毂:车轮中心;推毂:比喻推荐人才;荐:举荐。推举人才,引荐贤士
傲贤慢士 [ ào xián màn shì ]
贤:有才德的人;士: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。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。
斗方名士 [ dǒu fāng míng shì ]
斗方: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“名士”。旧指冒充风雅的人。
损兵折将 [ sǔn bīng zhé jiàng ]
损:损失。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。指打了败仗。
壮士断腕 [ zhuàng shì duàn wàn ]
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,就立即截断,以免毒性扩散全身。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,不可迟疑、姑息。
一沐三捉发 [ yī mù sān zhuō fà ]
沐:洗头;捉:用手攥住。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。形容渴求贤才,谦恭下士
稽古振今 [ jī gǔ zhèn jīn ]
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,以振兴现代。
【成语拼音】yuán shì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周 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,天子之卿视伯,天子之大夫视子男,天子之元士视附庸。”孔颖达 疏:“天子之士所以称元者,异於诸侯之士也。《周礼》:公侯伯之士,虽一命不得称元士。”汉 班固《白虎通·爵》:“天子之士独称元士何?士贱不得体君之尊,故加‘元’以别诸侯之士也。”
(二)、指低级官吏。《旧唐书·孟简卢简辞等传论》:“以 端纶 之才,任不踰元士,而 卢简辞 之昆仲,云摶水击,鬱为鼎门。”
(三)、佳士,优异之士。明 何景明《方竹先生诔》:“齐民元士,三军匹夫。”
(四)、明 初给事中的别称。《明史·职官志三》“﹝ 洪武 ﹞二十二年改给事中为源士”注:“初,魏敏、卓敬 等,凡八十一人为给事中。上以其适符古元士之数,改为元士。至是,又以六科为事之本源,改为源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