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望风而降(wangfengerjiang)
成语注音:ㄨㄤˋ ㄈㄥ ㄦˊ ㄐㄧㄤˋ
成语简拼:WFEJ
成语繁体:望風而降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风:踪影。降:投降。看见敌人的影子便缴械投降。形容军队毫无士气。
成语出处:元·关汉卿《五侯宴》第三折:“自起兵之后,所过城池望风而降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军队等
成语例句: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七章:“一些州县官望风而降,未必和江南科场案杀人过多无关。”
近义词:望风披靡
英文翻译:Everyone surrendered at the mere rumor of sb.'s coming
望风而降,风:踪影。降:投降。看见敌人的影子便缴械投降。形容军队毫无士气。
南安、安定、天水三城望风而降。
慕容越,所过郡县无不望风而降。
大总管,岭南四十九州皆望风而降。
两岸,镇江附近的各县城,更是望风而降。
摧枯拉朽一般,南平国的军队望风而降。
九真、日南、珠崖、儋耳三十余座城池,皆望风而降,纳印请吏。
诸葛亮出陇右,天水、南安、安定三郡望风而降,惟陇西郡不动。
张士诚、方国珍等本来就是奉元正朔,墙头草,几乎会望风而降。
各处山头曾经猖獗一时的土匪不是望风而降,就是尽皆诛灭。
至此远近城邑望风而降,中天竺遂灭,共收得土地五百八十余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