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责备贤者 [ chūn qiū zé bèi xián zhě ]
春秋:孔子修订《春秋》书;贤者:指才德兼备的人。指《春秋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,严格要求
称贤使能 [ chēng xián shǐ néng ]
称:举;使:用。举用贤能人士,使其发挥所长
七脚八手 [ qī jiǎo bā shǒu ]
形容动作忙乱,许多人一齐动手。亦作“七足八手”。
敬贤下士 [ jìng xián xià shì ]
尊敬贤者,屈身交接士人。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。
版筑饭牛 [ bǎn zhù fàn niú ]
版筑,造土墙;饭牛,喂牛。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。
截发留宾 [ jié fā liú bīn ]
以之为贤母好客的典故。
人生七十古来稀 [ rén shēng qī shí gǔ lái xī ]
稀:稀少。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。指得享高寿不易。
素丝良马 [ sù sī liáng mǎ ]
以之为礼遇贤士之辞。
人亡邦瘁 [ rén wáng bāng cuì ]
指贤者不在位,国家因而衰败。
妒贤疾能 [ dù xián jí néng ]
对品德、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。同“妒贤嫉能”。
推贤下士 [ tuī xián xià shì ]
推:赞许。指有地位的人能降格与有贤德的人交往
筑台募士 [ zhù tái mù shì ]
募:招寡。比喻广泛招纳贤士
无胫而至 [ wú jìng ér zhì ]
犹无胫而行。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爱贤者之门。
年近古稀 [ nián jìn gǔ xī ]
古稀:指七十岁。年纪将近七十岁。
鸾停鹄峙 [ luán tíng hú zhì ]
用以比喻子孙贤俊。同“鸾鹄停峙”。
方正贤良 [ fāng zhèng xián liáng ]
方正:正直;贤良:才能,德行好。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制度,唐宋沿用,设贤良科。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
知人下士 [ zhī rén xià shì ]
知:识别。下士:屈己尊人。能识别人才并礼贤下士。
贤良方正 [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]
贤良:才能,德行好;方正:正直。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,唐宋沿用,设贤良方正科。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…
乱七八遭 [ luàn qī bā zāo ]
形容无秩序,无条理,乱得不成样子。同“乱七八糟”。
尊贤爱物 [ zūn xián ài wù ]
尊敬贤才,爱护人民,指尊重知识,爱护人才
贤母良妻 [ xián mǔ liáng qī ]
对丈夫是贤惠的妻子,对子女是慈善的母亲。
金台市骏 [ jīn tái shì jùn ]
犹言千金市骨。指不惜以高价买养骏马。比喻延揽贤才十分诚恳。
残贤害善 [ cán xián hài shàn ]
残:残害;贤:有才德的人。残害有才德善良的人
褒贤遏恶 [ bāo xián è è ]
褒:褒奖,称赞;遏:抑止,阻止。赞扬贤良,阻止邪恶
七月流火 [ qī yuè liú huǒ ]
“七月流火”的真实意思,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,天刚擦黑的时候,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。然而,“七月流火”…
【成语拼音】qī xián
【成语解释】(1).指 魏 晋 时 嵇康 、 阮籍 、 山涛 、 向秀 、 刘伶 、 阮咸 、 王戎 七个名士。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所与神交者,惟 陈留 阮籍 , 河内 山涛 ,豫其流者, 河内 向秀 , 沛国 刘伶 , 籍 兄子 咸 , 琅邪 王戎 ,遂为竹林之游,世所谓竹林七贤也。” 唐 皇甫湜 《醉赋》:“沉湎於酒,有 晋 之七贤。” 元 沉禧 《南吕一枝花·七月六日为施以和寿作》套曲:“七贤林下客,九老会中儔。”(2).指 东汉 袁秘 、 封观 、 陈端 、 范仲礼 、 刘伟德 、 丁子嗣 、 张仲然 七人。《后汉书·袁闳传》:“ 黄巾 起, 秘 从太守 赵谦 击之,军败, 秘 与功曹 封 观 等七人以身扞刃,皆死於陈, 谦 以得免。詔 秘 等门閭号曰‘七贤’。”(3).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。《仁王经·序品》:“復有十亿七贤居士,德行具足。” 吉藏 疏:“七贤有二义。一依小乘者:一、五停心观;二、别相念处;三、总相念处;四、煖法;五、顶法;六、忍法;七,世第一法。此等调心顺道,故名为贤。二依大乘:一初发心人;二名有相行人;三名无相行人;四名方便行;五名习种性;六性种性;七道种性。此七在地前调心顺道,名为七贤。” 前蜀 贯休 《闻大愿和尚顺世》诗之三:“师禀尽名卿,孤峰老称情。若游三点外,争把七贤平。”(4).泛指七位贤人。 明 孙仁孺 《东郭记·与之大夫》:“进公家,不终朝七贤并拔,较吾兄应是没争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