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让贤路 [ tuì ràng xián lù ]
退让:辞职的谦词;贤路:贤才仕进路。辞官退隐,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。
简贤任能 [ jiǎn xián rèn néng ]
指选用贤能。
七孔生烟 [ qī kǒng shēng yān ]
形容气愤到极点。同“七窍生烟”。
东阁待贤 [ dōng gé dài xián ]
特地开东门接待贤人
推贤让能 [ tuī xián ràng néng ]
推:举荐;让:谦让。举荐贤人,让位于能者。
赏贤使能 [ shǎng xián shǐ néng ]
尊崇并重用贤能之士。赏,通“尚”。
十室容贤 [ shí shì róng xián ]
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。
招贤礼士 [ zhāo xián lǐ shì ]
招:招收;贤:有才德的人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广泛网罗人才
七行俱下 [ qī háng jù xià ]
读书,同时读七行。比喻非常聪明。
古圣先贤 [ gǔ shèng xiān xián ]
圣:品德智慧极高。贤:有才能有道德。古代的圣人贤者。
七窍流血 [ qī qiào liú xuè ]
七窍:指人头上的七个孔,即两眼、两耳、两鼻孔和口。口鼻等处往外流血
纳士招贤 [ nà shì zhāo xián ]
招:招收;贤:有德有才的人;纳:接受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网罗人才。
野无遗贤 [ yě wú yí xián ]
有才能的人都受到任用。指任人唯贤,人尽其才。
推贤举善 [ tuī xián jǔ shàn ]
推:举荐。举荐贤士,引进好人
七步八叉 [ qī bù bā chā ]
相传曹植七步成诗,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,后因以“七步八叉”形容才思敏捷。
智藏瘝在 [ zhì cáng guān zài ]
指贤人隐遁,病民之臣在位。
贤贤易色 [ xián xián yì sè ]
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,不重容貌。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,不看重女色。
掩贤妒善 [ yǎn xián dù shàn ]
掩:压制。压制、妒嫉贤能之士
称贤荐能 [ chēng xián jiàn néng ]
称:称扬。指重视人才,推举贤能。
推贤进善 [ tuī xián jìn shàn ]
推荐贤士,引进好人。
群贤毕至 [ qún xián bì zhì ]
毕:全。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
任人唯贤 [ rèn rén wéi xián ]
贤:有德有才的人。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。
七张八嘴 [ qī zhāng bā zuǐ ]
形容人多语杂。同“七嘴八张”。
招贤下士 [ zhāo xián xià shì ]
招:招收;贤:有才德的人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广泛网罗人才
求贤用士 [ qiú xián yòng shì ]
访求并任用贤能的人才
【成语拼音】qī xián
【成语解释】(1).指 魏 晋 时 嵇康 、 阮籍 、 山涛 、 向秀 、 刘伶 、 阮咸 、 王戎 七个名士。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所与神交者,惟 陈留 阮籍 , 河内 山涛 ,豫其流者, 河内 向秀 , 沛国 刘伶 , 籍 兄子 咸 , 琅邪 王戎 ,遂为竹林之游,世所谓竹林七贤也。” 唐 皇甫湜 《醉赋》:“沉湎於酒,有 晋 之七贤。” 元 沉禧 《南吕一枝花·七月六日为施以和寿作》套曲:“七贤林下客,九老会中儔。”(2).指 东汉 袁秘 、 封观 、 陈端 、 范仲礼 、 刘伟德 、 丁子嗣 、 张仲然 七人。《后汉书·袁闳传》:“ 黄巾 起, 秘 从太守 赵谦 击之,军败, 秘 与功曹 封 观 等七人以身扞刃,皆死於陈, 谦 以得免。詔 秘 等门閭号曰‘七贤’。”(3).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。《仁王经·序品》:“復有十亿七贤居士,德行具足。” 吉藏 疏:“七贤有二义。一依小乘者:一、五停心观;二、别相念处;三、总相念处;四、煖法;五、顶法;六、忍法;七,世第一法。此等调心顺道,故名为贤。二依大乘:一初发心人;二名有相行人;三名无相行人;四名方便行;五名习种性;六性种性;七道种性。此七在地前调心顺道,名为七贤。” 前蜀 贯休 《闻大愿和尚顺世》诗之三:“师禀尽名卿,孤峰老称情。若游三点外,争把七贤平。”(4).泛指七位贤人。 明 孙仁孺 《东郭记·与之大夫》:“进公家,不终朝七贤并拔,较吾兄应是没争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