妍蚩好恶 [ yán chī hǎo è ]
妍:美丽。蚩:通“媸”,丑陋,丑恶。美丽、丑陋、好与坏。原指写作的得失。
手足失措 [ shǒu zú shī cuò ]
手足失去安放的地方。形容极其惊慌。
是非之心 [ shì fēi zhī xīn ]
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。
遵而不失 [ zūn ér bù shī ]
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违失。
受宠若惊 [ shòu chǒng ruò jīng ]
宠:宠爱。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,又不安。
铩羽而逃 [ shā yǔ ér táo ]
铩羽:羽毛摧落,比喻失败或不得志。指失败或不得志而逃跑。
破业失产 [ pò yè shī chǎn ]
破:毁坏。家业破败财产散失
失之千里 [ shī zhī qiān lǐ ]
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
寸利必得 [ cùn lì bì dé ]
寸利:微小的利益。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,不能放弃。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。
蝼蚁得志 [ lóu yǐ dé zhì ]
蝼蚁:蝼蛄和蚂蚁,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。比喻小人得志
得一望十 [ dé yī wàng shí ]
得:取得;望:希望。才得一分,就想得十分。形容十分贪婪
楚弓楚得 [ chǔ gōng chǔ dé ]
楚国人丢失弓,拾到的仍是楚国人。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,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。
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 [ chéng mén shī huǒ,yāng jí chí yú ]
城门失火,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,水用完了,鱼也死了。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。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 [ shī zhī dōng yú,shōu zhī sāng yú ]
东隅:东方日出处,指早晨;桑、榆:指日落处,也指日暮。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,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。
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 [ yī zǐ shī zhāo,mǎn pán jiē shū ]
着:下棋落子。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,整盘棋就输了。比喻关键性问题处理不当,结果导致整个失败
楚得楚弓 [ chǔ dé chǔ gōng ]
楚国人丢失弓,拾到的仍是楚国人。比喻虽有所失,而利未外溢。
雨消云散 [ yǔ xiāo yún sàn ]
比喻消失得一干二净。
怅然若失 [ chàng rán ruò shī ]
怅然:形容不如意、不痛快。象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。
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 [ dé dào duō zhù,shī dào guǎ zhù ]
道:道义;寡:少。站在正义方面,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;违背正义,必陷于孤立。
城门失火 [ chéng mén shī huǒ ]
城门失火,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,水用完了,鱼也死了。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。
失马塞翁 [ shī mǎ sài wēng ]
比喻因祸得福的人。
失身匪人 [ shī shēn fěi rén ]
失身:丧失自身应坚持的节操;匪人:指品行不正的人。指丧失节操而依附于邪恶的人。也指女子失节于品质恶劣的人。
坐失良机 [ zuò shī liáng jī ]
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。
辱国丧师 [ rǔ guó sàng shī ]
指国家蒙受耻辱,军队遭到损失。
万不失一 [ wàn bù shī yī ]
形容绝对不会出差错。同“万无一失”。
【成语拼音】shī dé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失和得。指事之当否、成败、利弊、优劣等。《易·繫辞下》:“因贰以济民行,以明失得之报。”韩康伯 注:“得其会则吉,乖其理则凶。”孔颖达 疏:“失则报之以凶,得则报之以吉。”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陛下宜採求失得,择从忠善。”宋 曾巩《永安县君李氏墓志铭》:“性有能否,行有失得。一当於理,士有不克。”《醒世恒言·独孤生归途闹梦》:“遐叔 见了这般险路,叹道:‘万里投人,尚未知失得如何,却先受了许多惊恐!’”
(二)、特指弊病、失误。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﹝ 王符 ﹞志意藴愤,乃隐居著书三十餘篇,以讥当时失得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二年》:“将军举动,不肯详思,忽有失得,动輒言误,误岂可数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