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途失偶 [ mí tú shī ǒu ]
迷途:迷失道路;偶:伴侣。迷失了道路,丢失了朋友。指遭到不幸或陷于孤独
寿陵失步 [ shòu líng shī bù ]
比喻仿效不成,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。
一得之功 [ yī dé zhī gōng ]
一得:一点心得,一点收获;功:成绩。一点微小的成绩。
争鸡失羊 [ zhēng jī shī yáng ]
比喻贪小失大。
因小失大 [ yīn xiǎo shī dà ]
为了小的利益,造成大的损失。
举止失措 [ jǔ zhǐ shī cuò ]
措:安放,放置。举动失常,不知如何办才好。
纤介之失 [ xiān jiè zhī shī ]
纤介:细微。很小的过失。
买王得羊 [ mǎi wáng dé yáng ]
①指想买王献之字,却得到了羊欣的字。意为差强人意。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。
虚实失度 [ xū shí shī dù ]
失度:失调。虚与实失去平衡
相顾失色 [ xiāng gù shī sè ]
顾:看;失色:因惊恐而变了脸色。你看我,我看你,吓得脸色都变了。
塞翁失马,安知非福 [ sài wēng shī mǎ,ān zhī fēi fú ]
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,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。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。同“塞翁失马”。
情非得已 [ qíng fēi dé yǐ ]
指情况出于不得已。
穷不失义 [ qióng bù shī yì ]
义:礼义。虽然穷困,但不失礼义。
汶阳田反 [ wèn yáng tián fǎn ]
比喻失而复返。
得道多助 [ dé dào duō zhù ]
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。
傫如丧狗 [ lěi rú sàng gǒu ]
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。傫,古同“累”。
惘然如失 [ wǎng rán rú shī ]
惘然:失意的样子。心情迷惘,好像失落了什么东西似的
惊慌失措 [ jīng huāng shī cuò ]
失措:失去常态。由于惊慌,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。
惊惶失措 [ jīng huáng shī cuò ]
失措:失去常态。由于惊慌,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。
失惊倒怪 [ shī jīng dǎo guài ]
犹失惊打怪。惊恐;慌张。
惊愕失色 [ jīng è shī sè ]
失色: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。惊恐得改变了神色。形容十分吃惊。
大失人望 [ dà shī rén wàng ]
指在群众中严重丧失威望,威信扫地。
惘若有失 [ wǎng ruò yǒu shī ]
惘:失意。神情颓丧,好像失去所爱所恋的样子
毫无所得 [ háo wú suǒ dé ]
一点儿也没有得到
捷足先登 [ jié zú xiān dēng ]
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。
【成语拼音】shī dé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失和得。指事之当否、成败、利弊、优劣等。《易·繫辞下》:“因贰以济民行,以明失得之报。”韩康伯 注:“得其会则吉,乖其理则凶。”孔颖达 疏:“失则报之以凶,得则报之以吉。”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陛下宜採求失得,择从忠善。”宋 曾巩《永安县君李氏墓志铭》:“性有能否,行有失得。一当於理,士有不克。”《醒世恒言·独孤生归途闹梦》:“遐叔 见了这般险路,叹道:‘万里投人,尚未知失得如何,却先受了许多惊恐!’”
(二)、特指弊病、失误。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﹝ 王符 ﹞志意藴愤,乃隐居著书三十餘篇,以讥当时失得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二年》:“将军举动,不肯详思,忽有失得,动輒言误,误岂可数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