葱蔚洇润 [ cōng wèi yīn rùn ]
葱蔚:草木茂盛的样子;洇润:润泽。形容草木繁盛润泽充满生机
小试牛刀 [ xiǎo shì niú dāo ]
稍微用一下宰牛的刀。比喻有大才的人在小事上试一下身手
形如槁木 [ xíng rú gǎo mù ]
槁:枯干。形体像枯干的树木一样
榆木脑袋 [ yú mù nǎo dài ]
比喻思想顽固。亦作“榆木脑壳”。
牛骥同皂 [ niú jì tóng zào ]
皂:牲口槽。牛跟马同槽。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。
枯形灰心 [ kū xíng huī xīn ]
身体像枯木心如同死灰。形容极端消极。
木朽不雕 [ mù xiǔ bù diāo ]
朽:烂;雕:雕刻。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。比喻人不上进,不可造就
杀鸡焉用牛刀 [ shā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]
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。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。
割鸡焉用牛刀 [ 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]
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。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。
与草木俱朽 [ yǔ cǎo mù jù xiǔ ]
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。指默默无闻地死去
风马牛 [ fēng mǎ niú ]
风:放逸,走失。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,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。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。同“风马牛不相及”。
朽木粪墙 [ xiǔ mù fèn qiáng ]
朽坏的木头,污秽的土墙。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。
蠹众木折 [ dù zhòng mù zhé ]
蛀虫多了,木头就要折断。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,就能造成灾祸。
牛童马走 [ niú tóng mǎ zǒu ]
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。牛童,牧童;马走,犹仆役。
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 [ nìng wéi jī kǒu,wú wéi niú hòu ]
比喻宁居小者之首,不为大者之后。同“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”。
充栋汗牛 [ chōng dòng hàn niú ]
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,多至牛马运得出汗。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。
叩角商歌 [ kòu jiǎo shāng gē ]
叩:敲击;商歌:悲凉的歌。敲打牛角唱低沉的歌。比喻用言语和歌声迎合人意
死灰槁木 [ sǐ huī gǎo mù ]
冷了的灰烬,枯槁的树木。比喻毫无生气或意志消沉,对世事无动于衷。
丙吉问牛 [ bǐng jí wèn niú ]
看到牛的异常想起天气变化,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
接木移花 [ jiē mù yí huā ]
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。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。
牛郎织女 [ niú láng zhī nǚ ]
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,从牵牛星、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。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。也泛指一对恋人。
与草木俱腐 [ yǔ cǎo mù jù fǔ ]
腐:腐朽。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
榆木脑壳 [ yú mù nǎo ké ]
比喻思想顽固。同“榆木脑袋”。
寒木春华 [ hán mù chūn huá ]
寒木不凋,春华吐艳。比喻各具特色。
朽木不雕 [ xiǔ mù bù diāo ]
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。比喻人不上进,无法成材。
【成语拼音】mù niú
【成语解释】(1).古代一种运载工具。即独轮车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 亮 復出 祁山 ,以木牛运。”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末帝纪下》:“木牛暂息,则师人有乏爨之忧;流马尽行,则丁壮有无聊之苦。” 清 宋聚业 《题南阳旅壁》诗:“时来一夕收铜马,事去经年运木牛。”(2).一种耕具。 清 李调元 《南越笔记·木牛》:“木牛者,代耕之器也。以两人字架施之,架各安轆轤一具,轆轤中繫以长绳六丈,以一铁环安绳中,以贯犂之曳鉤,用时,一人扶犂,二人对坐架上,此转则犂来,彼转则犂去,一手而有两牛之力,耕具之最善者也。” 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技艺》:“ 江慎修 先生制木牛耕田,以木驴代步。”(3).一种攻城器械。 清 戴名世 《孑遗录》:“贼奋力攻城,以巨絙联木板,藏其下,负以趋,名曰木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