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足三分 [ dǐng zú sān fēn ]
鼎:古代炊具,三足两耳。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
三言二语 [ sān yán èr yǔ ]
三两句话。形容言语十分简短
二三其操 [ èr sān qí cāo ]
二三:指不专一。三心二意,没有一定的操守。形容心意不专,反复无常
数短论长 [ shǔ duǎn lùn cháng ]
犹言说长道短,说三道四。
主圣臣直 [ zhǔ shèng chén zhí ]
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
鼎足而居 [ dǐng zú ér jū ]
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。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。
丁宁周至 [ dīng níng zhōu zhì ]
丁宁:再三嘱咐;周至:周到,细致。反复周详地再三嘱咐。形容办事周到
夸毗以求 [ kuā pí yǐ qiú ]
夸毗:谄媚。指为求人而低三下四,屈已卑身。
三生有幸 [ sān shēng yǒu xìng ]
三生:佛家指前生、今生、来生;幸:幸运。三世都很幸运。比喻非常幸运。
三分鼎足 [ sān fēn dǐng zú ]
鼎:古代炊具,三足两耳。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
五典三坟 [ wǔ diǎn sān fén ]
犹言三坟五典。泛指古代典籍。
半夜三更 [ bàn yè sān gēng ]
一夜分为五更,三更是午夜十二时。指深夜。
三人成众 [ sān rén chéng zhòng ]
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,已不算少数
主贤臣良 [ zhǔ xián chén liáng ]
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
没三没四 [ méi sān méi sì ]
不三不四,行为不端正
二三其意 [ èr sān qí yì ]
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
一献三售 [ yī xiàn sān shòu ]
指人臣过蒙宠幸。同“一献三酬”。
主明臣直 [ zhǔ míng chén zhí ]
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
颠三倒四 [ diān sān dǎo sì ]
三、四:表示杂乱。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。
侍执巾栉 [ shì zhí jīn zhì ]
巾栉:手巾和梳子。拿着毛巾、梳子侍侯。形容妻妾服侍夫君
大人君子 [ dà rén jūn zǐ ]
大人:古代尊称;君子:指品行好的人。指才德兼备的人
三熏三沐 [ sān xūn sān mù ]
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。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。同“三衅三浴”。②表示虔敬。③比喻栽培,提携。
君子劳心,小人劳力 [ jūn zǐ láo xīn xiǎo rén láo lì ]
君子从事脑力劳动,小人从事体力劳动。这是剥削阶级轻视体力劳动的观点。
三老五更 [ sān lǎo wǔ gēng ]
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,以尊养老人。
淑人君子 [ shū rén jūn zǐ ]
淑:温和善良。君子:古代指地位高,品格高尚的人。指贤惠善良,正直公正、品格高尚的人。
【成语拼音】sān jūn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、成公、襄公 三国君。《左传·襄公五年》:“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。相三君矣,而无私积,可不谓忠乎?”明 杨慎《季文子三思》:“季文子 相三君,其卒也无衣帛之妾、食粟之马,无藏金玉,无重器备,左氏 侈然称之。”
(二)、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。指 东汉 窦武、刘淑、陈蕃。《后汉书·党锢传序》:“竇武、刘淑、陈蕃 为‘三君’。君者,言一世之所宗也。”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蔡伯喈 评之曰:陈仲举 彊於犯上,李元礼 严於摄下。犯上难,摄下易,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,元礼 居八俊之上。”清 王晫《今世说·德行》:“时论其(严顥亭)名,在三君八俊之间。”
(三)、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。指 东汉 陈寔 及其子 陈纪、陈谌。《后汉书·陈纪传》:“弟 諶,字 季方,与 纪 齐德同行,父子并著高名,时号三君。”唐 张说《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》:“公(韦嗣立)考侍中,为国元辅,兄 承庆,当代齐名。咸以令德,继和金鼎;扶阳 二相,陈氏 三君,復追美矣。”
(四)、指 明 末东林党的 赵南星、邹元标 和 顾宪成。见《明史·赵南星传》。
(五)、指三茅君。唐 陆龟蒙《闲居杂题·饮岩泉》诗:“已甘 茅洞 三君食,欠买 桐江 一朵山。”详“三茅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