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三惑四 [ tiáo sān huò sì ]
指挑拨是非。同“调三斡四”。
名从主人 [ míng cóng zhǔ rén ]
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。
慎于接物 [ shèn yú jiē wù ]
慎:谨慎;物:别人,众人。在待人接物时小心谨慎。
物阜民康 [ wù fù mín kāng ]
物产丰富,人民安康。
格物穷理 [ gé wù qióng lǐ ]
穷究事物的道理。
挑三拨四 [ tiāo sān bō sì ]
指挑拨是非。同“挑三豁四”。
缘情体物 [ yuán qíng tǐ wù ]
缘:因;体:描写。抒发感情,描写事物。
智周万物 [ zhì zhōu wàn wù ]
天下万物无所不知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生生不已 [ shēng shēng bù yǐ ]
生生:中国哲学术语,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;不已:没有终止。形容一切生物新陈代谢,永无停止。
二三其节 [ èr sān qí jié ]
二三:指不专一。三心二意,没有一定的操守。形容心意不专,反复无常
三叠阳关 [ sān dié yáng guān ]
即《阳关三叠》。琴曲。琴谱以唐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诗为主要歌词,并引申诗意,增添词句,抒写离别之情。因全曲分三段,原…
二满三平 [ èr mǎn sān píng ]
比喻生活过得去,很满足。同“三平二满”。
避君三舍 [ bì jūn sān shè ]
指退让和回避。一舍:三十里。
人非物是 [ rén fēi wù shì ]
指人事变迁,景物依旧。
昼日三接 [ zhòu rì sān jiē ]
一日之间三次接见。形容深受宠爱礼遇。
不可方物 [ bù kě fāng wù ]
方物:识别。不能识别,无法分辨。也指无可比拟。
张甲李乙 [ zhāng jiǎ lǐ yǐ ]
犹言张三李四。
五脏六腑 [ wǔ zàng liù fǔ ]
五脏:脾、肺、肾、肝、心;六腑:胃、大肠、小肠、三焦、膀胱、胆。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。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。
三回九转 [ sān huí jiǔ zhuǎn ]
①形容曲折回荡。②犹三番五次。
三杯通大道 [ sān bēi tōng dà dào ]
三杯:指饮了三杯酒;大道:宽广的道路。三杯酒下肚,可达理想境界。形容旧时文人因政治上不得意,靠饮酒来安慰自己,自我陶…
三亲四眷 [ sān qīn sì juàn ]
泛指众亲戚。同“三亲六眷”。
方生方死 [ fāng shēng fāng sǐ ]
方:正在。指事物不断生成或消亡
鼎足三分 [ dǐng zú sān fēn ]
鼎:古代炊具,三足两耳。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
三言二语 [ sān yán èr yǔ ]
三两句话。形容言语十分简短
二三其操 [ èr sān qí cāo ]
二三:指不专一。三心二意,没有一定的操守。形容心意不专,反复无常
【成语拼音】sān wù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犹三事。指六德、六行、六艺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以乡三物教万民,而宾兴之。一曰六德:知、仁、圣、义、忠、和。二曰六行:孝、友、睦、婣、任、恤。三曰六艺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”郑玄 注:“物犹事也。”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:“解狐 得举,祁午 得位,伯华 得官,建一官而三物成,能举善也夫!”明 宋濂《送邓贯道还云阳序》:“《周官》之制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,所谓三物,若六德、六行、六艺是也。”清 曾国藩《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》:“承平既久,法意寖失,郡县有司不知三物为何事,而教民之任,独以责之学政与校官。”
(二)、三种物类。指豕、犬、鸡。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出此三物,以诅尔斯。”毛 传:“三物,豕、犬、鷄也。”清 钱谦益《吴德舆次东坡狱中寄子由韵,作丁丑纪闻诗,感而和之》:“孤身岂合投豺虎,三物何当诅犬鷄。”
(三)、三种。《墨子·公孟》:“公孟子 谓 子墨子 曰:‘君子恭己以待,问焉则言,不问焉则止,譬若鐘然,扣则鸣,不扣则不鸣。’子墨子 曰:‘是言有三物焉,子乃今知其一耳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