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色山光 [ shuǐ sè shān guāng ]
水波泛出秀色,山上景物明净。形容山水景色秀丽。
重山复水 [ chóng shān fù shuǐ ]
指山峦重叠,水流盘曲。
木魅山鬼 [ mù mèi shān guǐ ]
魅:物老成精。指山林的鬼怪
山穷水尽 [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]
山和水都到了尽头。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。
气壮山河 [ qì zhuàng shān hé ]
气:气概;壮:使壮丽;山河:高山和大河。形容气概豪迈,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。
重岩迭障 [ zhòng yán dié zhàng ]
山峰一个连着一个,连绵不断。
重岩叠障 [ chóng yán dié zhàng ]
山峰一个连着一个,连绵不断。
悬崖峭壁 [ xuán yá qiào bì ]
峭壁:陡直的石壁。形容山势险峻。
巫山洛水 [ wū shān luò shuǐ ]
巫山: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欢会。指巫山神女与洛水女神或男女欢会
稳若泰山 [ wěn ruò tài shān ]
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,不可动摇。
邈若山河 [ miǎo ruò shān hé ]
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。
登山临水 [ dēng shān lín shuǐ ]
形容旅途遥远。也指游山玩水。
昆山之下,以玉抵鸟 [ kūn shān zhī xià yǐ yù dǐ niǎo ]
昆山:昆仑山;抵:抵挡,投击。昆仑山下的人,用玉石投击鸟。形容尽管是的东西,但多了就不足为奇了。
逾山越海 [ yú shān yuè hǎi ]
越过山海。指长途跋涉。
福如山岳 [ fú rú shān yuè ]
岳:高大的山。形容福气像山一样高
白山黑水 [ bái shān hēi shuǐ ]
长白山和黑龙江。泛指我国东北地区。
万壑千岩 [ wàn hè qiān yán ]
形容峰峦、山谷极多。
跋山涉水 [ bá shān shè shuǐ ]
跋山:翻过山岭;涉水: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。翻山越岭,趟水过河。形容走远路的艰苦。
名落孙山 [ míng luò sūn shān ]
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。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。
观山览水 [ guān shān lǎn shuǐ ]
观:游览;山、水:指风景。游览、玩赏山水景物
搜奇访古 [ sōu qí fǎng gǔ ]
搜:搜索,寻求。搜寻奇山异水,访问名胜古迹
笼山络野 [ lóng shān luò yě ]
笼:笼罩;络:笼罩。指笼罩高山平原
枕山襟海 [ zhěn shān jīn hǎi ]
靠山依海。
山林隐逸 [ shān lín yǐn yì ]
隐居山林的士人。即隐士。
这山望着那山高 [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 ]
爬上这一卒山,觉得那一座山更高。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,老认为别的工作、别的环境更好。
【成语拼音】chóng shān
【成语解释】(1).高山。 汉 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》:“崇山矗矗,巃嵸崔巍。” 晋 陆机 《从军行》:“深谷邈无底,崇山鬱嵯峨。” 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辛部第七章:“大地虽大,崇山大河虽多,深林邃谷虽奥,不数百年皆化为都邑焉。”(2).引申为崇高,巨大。《晋书·慕容垂载记》:“宜述修前规,终忠贞之节,奈何弃崇山之功,为此过举!”(3).山名。相传 舜 放 驩兜 之处。《书·舜典》:“流 共工 于 幽州 ,放 驩兜 于 崇山 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盖在 衡岭 之南也。”按,据 清 王夫之 《孟子稗疏》、 王鸣盛 《蛾术编》卷四六,当在 唐 驩州 境内, 泗城 之南(今 广西 凌云县 和 西林县 一带)。 唐 沉佺期 《从崇山向越常》诗“朝发 崇山 下,暮坐 越常 阴”,即其处。旧说或谓在今 湖南 大庸县 境,见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《荆州记》及《通典·州郡十三》。(4).山名。即 嵩山 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昔 夏 之兴也, 融 降于 崇山 。” 韦昭 注:“ 融 , 祝融 也。 夏 居 阳城 , 嵩高 所近。”(5).山名。 狄山 的异名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歷 唐尧 於 崇山 兮,过 虞舜 於 九疑 。” 张守节 正义引 张揖 曰:“ 崇山 , 狄山 也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瓠子河》:“《山海经》曰:‘ 尧 葬 狄山 之阳。一名 崇山 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