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山真水 [ zhēn shān zhēn shuǐ ]
形容风景特别优美的山水
积甲如山 [ jī jiǎ rú shān ]
兵甲堆叠如山。极言其多。同“积甲山齐”。
他山之攻 [ tā shān zhī gōng ]
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
奇山异水 [ qí shān yì shuǐ ]
异:新异。指奇异瑰丽的山水
盟山誓海 [ méng shān shì hǎi ]
犹海誓山盟。对着山海盟誓。极言男女相爱,坚贞不渝。
山吟泽唱 [ shān yín zé chàng ]
指山歌民谣。
众喣山动 [ zhòng xǔ shān dòng ]
众人吹气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众喣漂山”。
南山可移,此案不动 [ nán shān kě yí,cǐ àn bù dòng ]
南山:终南山;动:动摇。终南山可以移动,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
水穷山尽 [ shuǐ qióng shān jìn ]
水和山都到了尽头,前面无路可走。
十字打开 [ shí zì dǎ kāi ]
比喻说话明白无隐,开门见山
山静日长 [ shān jìng rì cháng ]
山中静寂,时间过得很慢。指在山中闲居。
河带山砺 [ hé dài shān lì ]
河:黄河;带:衣带;山:泰山;砺:磨刀石。黄河像条衣带,泰山像块磨刀石。比喻经历的时间久远
叠石为山 [ dié shí wéi shān ]
叠:重叠。把石头堆成山。指假山
弥山亘野 [ mí shān gèn yě ]
指满山遍野。
昆山之玉 [ kūn shān zhī yù ]
昆山:昆仑山。昆仑山的美玉。比喻杰出的人才。
枕山臂江 [ zhěn shān bì jiāng ]
指依山傍水。
群贤毕至 [ qún xián bì zhì ]
毕:全。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
以玉抵鹊 [ yǐ yù dǐ què ]
抵,抛掷。比喻有珍贵之物而不知爱重。
秀水明山 [ xiù shuǐ míng shān ]
山光明媚,水色秀丽。形容风景优美。
水秀山明 [ shuǐ xiù shān míng ]
山光明媚,水色秀丽。形容风景优美。
重峦叠巘 [ chóng luán dié yǎn ]
形容山岭重重叠叠,连绵不断。同“重峦叠嶂”。
山明水秀 [ shān míng shuǐ xiù ]
山光明媚,水色秀丽。形容风景优美。
翻山涉水 [ fān shān shè shuǐ ]
山:山岭;涉:趟水;水:大河。翻山越岭,趟水过河。形容路途奔波之苦
海盟山咒 [ hǎi méng shān zhòu ]
犹言海誓山盟。
眠云卧石 [ mián yún wò shí ]
比喻山居生活。
【成语拼音】chóng shān
【成语解释】(1).高山。 汉 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》:“崇山矗矗,巃嵸崔巍。” 晋 陆机 《从军行》:“深谷邈无底,崇山鬱嵯峨。” 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辛部第七章:“大地虽大,崇山大河虽多,深林邃谷虽奥,不数百年皆化为都邑焉。”(2).引申为崇高,巨大。《晋书·慕容垂载记》:“宜述修前规,终忠贞之节,奈何弃崇山之功,为此过举!”(3).山名。相传 舜 放 驩兜 之处。《书·舜典》:“流 共工 于 幽州 ,放 驩兜 于 崇山 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盖在 衡岭 之南也。”按,据 清 王夫之 《孟子稗疏》、 王鸣盛 《蛾术编》卷四六,当在 唐 驩州 境内, 泗城 之南(今 广西 凌云县 和 西林县 一带)。 唐 沉佺期 《从崇山向越常》诗“朝发 崇山 下,暮坐 越常 阴”,即其处。旧说或谓在今 湖南 大庸县 境,见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《荆州记》及《通典·州郡十三》。(4).山名。即 嵩山 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昔 夏 之兴也, 融 降于 崇山 。” 韦昭 注:“ 融 , 祝融 也。 夏 居 阳城 , 嵩高 所近。”(5).山名。 狄山 的异名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歷 唐尧 於 崇山 兮,过 虞舜 於 九疑 。” 张守节 正义引 张揖 曰:“ 崇山 , 狄山 也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瓠子河》:“《山海经》曰:‘ 尧 葬 狄山 之阳。一名 崇山 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