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吃山空 [ zuò chī shān kōng ]
只坐着吃,山也要空。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,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,也要耗尽。
书通二酉 [ shū tōng èr yǒu ]
比喻读书甚多,学识丰富精湛。二酉:指大酉山、小酉山。
巫山洛浦 [ wū shān luò pǔ ]
指巫山神女和洛水女神,也指男女幽会。
知水仁山 [ zhī shuǐ rén shān ]
有人喜爱山,有人喜爱水。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。
重于泰山 [ zhòng yú tài shān ]
比泰山还要重。形容意义重大。
积土成山 [ jī tǔ chéng shān ]
累土可以堆成山,比喻积少成多。
高山大野 [ gāo shān dà yě ]
高峻的山峦,广阔的原野
开山老祖 [ kāi shān lǎo zǔ ]
开山:指在名山创立寺院;老祖:第一代创业的人。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。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。
高山大川 [ gāo shān dà chuān ]
高高的山岭,奔流的大河。
荒山野岭 [ huāng shān yě lǐng ]
指荒凉无人烟的山野
山中白云 [ shān zhōng bái yún ]
山上只有白云缭绕。旧时谢绝客人来访的话。
开山祖师 [ kāi shān zǔ shī ]
开山:指在名山创立寺院;祖师:第一代创业和尚。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。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。
束马悬车 [ shù mǎ xuán chē ]
束马:把马蹄包起,防止马滑倒;悬车:把车子钩牢,以防脱落。把马脚裹起来,把车吊上山去。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。
春山八字 [ chūn shān bā zì ]
八字:指眉毛。形容眉如春山秀美
山阴夜雪 [ shān yīn yè xuě ]
犹言山阴乘兴。后指访友。
摘山煮海 [ zhāi shān zhǔ hǎi ]
摘:开发。开山炼铜,煮海取盐
山长水阔 [ shān cháng shuǐ kuò ]
比喻道路遥远艰险。指见“山长水远”。
山崩地裂 [ shān bēng dì liè ]
山岳倒塌,大地裂开。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。
大好山河 [ dà hǎo shān hé ]
山河:指国土。无限美好的祖国国土
山砠水厓 [ shān jū shuǐ yá ]
石山和水滨。泛指荒僻的处所。
巍巍荡荡 [ wēi wēi dàng dàng ]
形容道德崇高,恩泽博大。
退如山移 [ tuì rú shān yí ]
退却时象一座山在移动。比喻遇到变故,沉着镇静。
山河带砺 [ shān hé dài lì ]
山:泰山;河:黄河;带:衣带;砺:磨刀石。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,黄河细得象条衣带。比喻时间久远,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。
山崩海啸 [ shān bēng hǎi xiào ]
山岳崩塌,海水奔腾咆哮。
排山倒峡 [ pái shān dǎo xiá ]
排:排开;倒:翻倒。推开山岳,翻倒山峡。形容水势猛,力量强盛,声势浩大
【成语拼音】chóng shān
【成语解释】(1).高山。 汉 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》:“崇山矗矗,巃嵸崔巍。” 晋 陆机 《从军行》:“深谷邈无底,崇山鬱嵯峨。” 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辛部第七章:“大地虽大,崇山大河虽多,深林邃谷虽奥,不数百年皆化为都邑焉。”(2).引申为崇高,巨大。《晋书·慕容垂载记》:“宜述修前规,终忠贞之节,奈何弃崇山之功,为此过举!”(3).山名。相传 舜 放 驩兜 之处。《书·舜典》:“流 共工 于 幽州 ,放 驩兜 于 崇山 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盖在 衡岭 之南也。”按,据 清 王夫之 《孟子稗疏》、 王鸣盛 《蛾术编》卷四六,当在 唐 驩州 境内, 泗城 之南(今 广西 凌云县 和 西林县 一带)。 唐 沉佺期 《从崇山向越常》诗“朝发 崇山 下,暮坐 越常 阴”,即其处。旧说或谓在今 湖南 大庸县 境,见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《荆州记》及《通典·州郡十三》。(4).山名。即 嵩山 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昔 夏 之兴也, 融 降于 崇山 。” 韦昭 注:“ 融 , 祝融 也。 夏 居 阳城 , 嵩高 所近。”(5).山名。 狄山 的异名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歷 唐尧 於 崇山 兮,过 虞舜 於 九疑 。” 张守节 正义引 张揖 曰:“ 崇山 , 狄山 也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瓠子河》:“《山海经》曰:‘ 尧 葬 狄山 之阳。一名 崇山 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