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为之治 [ wú wéi zhī zhì ]
指道家顺应自然,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。
大禹治水 [ dà yǔ zhì shuǐ ]
禹: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。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。
治病救人 [ zhì bìng jiù rén ]
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。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。
灰身泯智 [ huī shēn mǐn zhì ]
佛教语。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,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。同“灰身灭智”。
治兵以信 [ zhì bīng yǐ xìn ]
治兵:管理军队,训练军队。指要用信义来统驭军队
九流三教 [ jiǔ liú sān jiào ]
泛指宗教、学术中各种流派。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。
治不忘乱 [ zhì bù wàng luàn ]
国家大治的时候不要忘记可能发生动乱
伤教败俗 [ shāng jiào bài sú ]
指败坏教化和风俗。同“伤化败俗”。
桃李满天下 [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]
桃李: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。比喻学生很多,各地都有。
草满囹圄 [ cǎo mǎn líng yǔ ]
监狱里长满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极少。
引古证今 [ yǐn gǔ zhèng jīn ]
用古代的经验教训,证明现实中的事情。
三教九流 [ sān jiào jiǔ liú ]
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。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。
义方之训 [ yì fāng zhī xùn ]
义方:比喻为人应遵守的道理。教人遵守做人之道的训言
请君入瓮 [ qǐng jūn rù wèng ]
瓮:一种陶制的盛器。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。
宵鱼垂化 [ xiāo yú chuí huà ]
用来颂扬地方官善于教化。
见素抱朴 [ xiàn sù bào pǔ ]
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。是说要推举圣人,实行法治,即用“无为之治”取代“有为之治”。对应于“绝圣弃智”。
百里才 [ bǎi lǐ cái ]
百里:方圆百里之地;才:才能。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
脩辞立诚 [ xiū cí lì chéng ]
原指整顿文教,树立诚信,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,不可作虚饰浮文。
宵旰图治 [ xiāo gàn tú zhì ]
宵衣旰食,勤于政事,设法治理好国家。
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 [ lí míng jí qǐ sǎ sǎo tíng chú ]
黎明:天刚亮;庭:厅堂;除:台阶。天刚亮就起来,打扫庭堂院落。指治家过日子很勤谨。
天成地平 [ tiān chéng dì píng ]
成:成功;平:治平。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。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。
地平天成 [ dì píng tiān chéng ]
平:治平;成:成功。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。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。
详星拜斗 [ xiáng xīng bài dǒu ]
祭拜星斗。道教仪式之一。以此驱妖疗疾。
奉令承教 [ fèng lìng chéng jiào ]
奉:遵从;承:接受。遵从命令,接受指教。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、意图去办事。
妇人孺子 [ fù rén rú zǐ ]
妇女孩子。
【成语拼音】zhì jiào
【成语解释】犹政教。指政事与教化。 唐 武元衡 《渐至涪州先寄王使君》诗:“治教通夷俗,均输问大田。” 宋 朱熹 《<大学章句>序》:“ 宋 德隆盛,治教休明。” 明 何良俊 《四友斋丛说摘抄·经》:“当时治教熙洽,可以比隆三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