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主忧臣辱(zhuyouchenru)
成语繁体:主憂臣辱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。
成语出处:宋·魏了翁《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》:“臣窃念主忧臣辱,义不得辞,跼蹐受命,退而差辟官吏、条列事目、调遣将士,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,靡微不周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例句:清·侯方域《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》:“固以主忧臣辱,金革之义,不敢控辞;亦缘与将军知契素深,相须如左右手,倘得凭先声。”
主忧臣辱,汉语成语,拼音 zhǔ yōu chén rǔ,意思是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。出自《旧唐书·李靖传》。
臣闻主忧臣辱,主辱臣死。
臣闻主忧臣辱,愿效死力除之。
遂书绝命词:主忧臣辱,主辱臣死。
主忧臣辱坐感激,忍对花鸟调欢娱。
泣罢敛手白将军,主忧臣辱昔所闻。
临行前,裴度誓师,主忧臣辱,义在必死。
主忧臣辱,是为臣者的不对,劳得君父伤心。
臣闻主忧臣辱,主辱臣死,死辱之义,职臣之由。
面对主忧臣辱,富弼挺身而出,两度出使契丹。
不然,师老财殚,绩用不成,主忧臣辱,公论不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