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天无亲,唯德是辅 [ huáng tiān wú qīn,wéi dé shì fǔ ]
皇天:上天;辅:辅助。老天爷公正无私,总帮助有德行的人
流行坎止 [ liú xíng kǎn zhǐ ]
流:水顺势流;坎:低陷不平。顺流而行,遇险即止。比喻顺利时出仁,遇挫时退隐。
行满功成 [ xíng mǎn gōng chéng ]
行:道行;功:功德。指功德修炼已成,道行圆满,得道成仙
言行相副 [ yán xíng xiāng fù ]
说的和做的相符合。同“言行相符”。
欺瞒夹帐 [ qī mán jiā zhàng ]
营私舞弊
当行本色 [ dāng xíng běn sè ]
当行:内行。指内行并且是本来面貌。后亦指精通本行,而且成绩特别突出。
行险侥幸 [ xíng xiǎn jiǎo xìng ]
行险:冒险。冒险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
砥身砺行 [ dǐ shēn lì xíng ]
犹言砥节砺行。指磨砺操守和品行。
行若无事 [ xíng ruò wú shì ]
行:行动,办事;若:好象。指人在紧急关头,态度镇定,毫不慌乱。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,满不在乎。
货赂大行 [ huò lù dà xíng ]
指公开行贿受赂。同“贿赂公行”。
志坚行苦 [ zhì jiān xíng kǔ ]
行:行为。指意志坚定,行为刻苦。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[ gāo shān yǎng zhǐ jǐng xíng xíng zhǐ ]
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语助词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仰望着高山,效法着大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
改行迁善 [ gǎi xíng qiān shàn ]
改变不良行为,诚心向善。同“改行为善”。
析圭担爵 [ xī guī dān jué ]
同“析圭儋爵”。指任官受爵。
言行相顾 [ yán xíng xiāng gù ]
指言行不互相矛盾。
见风转篷 [ jiàn fēng zhuǎn péng ]
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。同“见风使舵”。
潜德秘行 [ qián dé mì xíng ]
指不为人知的德行。同“潜德隐行”。
山行海宿 [ shān xíng hǎi xiǔ ]
行于山间和宿于海上。指行旅艰险。
至公无我 [ zhì gōng wú wǒ ]
至:极,最;公:无私。公正到极点,丝毫没有私心
行随事迁 [ xíng suí shì qiān ]
行:做事。做事要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
行同狗豨 [ xíng tóng gǒu xī ]
豨:猪。人的行为丑恶,如同猪狗一样。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。亦作“行如禽兽”、“行若狗彘”、“行同犬彘”。
动静有法 [ dòng jìng yǒu fǎ ]
动:行动;静:静处;法:法则。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规则。指行动合乎规范
三句不离本行 [ 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 ]
本行:个人从事的行业。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。
丧伦败行 [ sāng lún bài xíng ]
丧:丧失;伦:人伦;行:品行。丧失了人伦,败坏了品行
倍道兼行 [ bèi dào jiān xíng ]
倍、兼:加倍;道:指行程。每天加倍行进,一天走两天的路程。形容加速急行。
【成语拼音】sī xíng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任凭己意行事。《管子·法禁》:“私王官,私君事,去非其人而私行者,圣王之禁也。”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故当今之时,能去私曲就公法者,民安而国治;能去私行行公法者,则兵强而敌弱。”
(二)、官吏以私事出行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大夫私行出疆必请,反必有献。”郑玄 注:“私行,谓以己事也。”孔颖达 疏:“私行,谓非为君行也。疆,界也。既非公事,故宜必请也。”《公羊传·庄公二十七年》:“大夫不书葬,此何以书?通乎 季子 之私行也。”何休 注:“不以公事行曰私行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田畴传》:“今道路阻絶,寇虏纵横,称官奉使,为众所指名。愿以私行,其於得达而已。”
(三)、指个别行动。元 张可久《一枝花·湖上归》套曲:“吾二人此地私行,六一泉 亭上诗成。”
(四)、犹私访。《警世通言·李谪仙醉草吓蛮书》:“此事闻於他郡,都猜道朝廷差 李学士 出外私行观风考政,无不化贪为廉,化残为善。”清 昭槤《啸亭续录·牧庵相国》:“﹝ 牧庵 ﹞任 吴 抚时,擒获强暴,禁止奢侈,尝私行市井间访察民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