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仁行义 [ xiū rén xíng yì ]
修:实行。施行仁爱正义
冥行擿埴 [ míng xíng zhì zhí ]
冥:昏暗;冥行:夜间行路;擿:点;埴:地。夜间摸黑走路,如同盲人拿着手杖点地而行。比喻研求学问,不识门径,暗中探索。
龚行天罚 [ gōng xíng tiān fá ]
奉天之命进行惩罚。
三百六十行 [ 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 ]
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。
英雄入彀 [ yīng xióng rù gòu ]
入彀:指进入弓箭的射程以内,比喻就范。天下英雄均已就范。
顺时而动 [ shùn shí ér dòng ]
顺应时势而行动。
威重令行 [ wēi zhòng lìng xíng ]
权势大,有令必行。
材茂行洁 [ cái mào xíng jié ]
才智丰茂,行为廉洁。
学行修明 [ xué xíng xiū míng ]
修明:昌明。学问和品行都很特出
行同狗彘 [ xíng tóng gǒu zhì ]
旧时指人无耻,行为和猪狗一样。
改行从善 [ gǎi xíng cóng shàn ]
改变不良行为,诚心向善。同“改行为善”。
诡谲无行 [ guǐ jué wú xíng ]
诡谲:欺诈;无行:缺德。指欺诈成性,品行不端
掩恶溢美 [ yǎn è yì měi ]
溢:水满流出,宣扬。掩盖恶行,宣扬美德
志洁行芳 [ zhì jié xíng fāng ]
志向高洁,品行端正。
行踪无定 [ xíng zōng wú dìng ]
行踪:行动的踪迹。指在各处来往出没,没有固定处所。
察言观行 [ chá yán guān xíng ]
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。
行易知难 [ xíng yì zhī nán ]
行:实施;知:知晓。实行容易,但通晓其道理却很困难。
行无越思 [ xíng wú yuè sī ]
行:做事。所做的事不要超越所想的内容
文行出处 [ wén xíng chū chù ]
文:学问;行:品行;出:作官;处:隐居。旧指文人的学问、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。
躬体力行 [ gōng tǐ lì xíng ]
躬体:亲身体验;力行:努力实行。亲身体验,努力实行。
无一可 [ wú yī kě ]
没有一点可取的
珠落玉盘 [ zhū luò yù pán ]
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,非常动听
势在必行 [ shì zài bì xíng ]
行:做。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,必须采取行动。
恭行天罚 [ gōng xíng tiān fá ]
奉天之命进行惩罚。古以称天子用兵。
丈人行 [ zhàng rén xíng ]
丈人:对年长者的尊称;行:行辈。指长辈
【成语拼音】sī xíng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任凭己意行事。《管子·法禁》:“私王官,私君事,去非其人而私行者,圣王之禁也。”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故当今之时,能去私曲就公法者,民安而国治;能去私行行公法者,则兵强而敌弱。”
(二)、官吏以私事出行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大夫私行出疆必请,反必有献。”郑玄 注:“私行,谓以己事也。”孔颖达 疏:“私行,谓非为君行也。疆,界也。既非公事,故宜必请也。”《公羊传·庄公二十七年》:“大夫不书葬,此何以书?通乎 季子 之私行也。”何休 注:“不以公事行曰私行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田畴传》:“今道路阻絶,寇虏纵横,称官奉使,为众所指名。愿以私行,其於得达而已。”
(三)、指个别行动。元 张可久《一枝花·湖上归》套曲:“吾二人此地私行,六一泉 亭上诗成。”
(四)、犹私访。《警世通言·李谪仙醉草吓蛮书》:“此事闻於他郡,都猜道朝廷差 李学士 出外私行观风考政,无不化贪为廉,化残为善。”清 昭槤《啸亭续录·牧庵相国》:“﹝ 牧庵 ﹞任 吴 抚时,擒获强暴,禁止奢侈,尝私行市井间访察民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