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 [ zhī jiàn shù mù , bù jiàn sēn lín ]
比喻只看到局部,看不到整体或全部。
怒猊抉石,渴骥奔泉 [ nù ní jué shí kě jì bēn quán ]
猊:狻猊,即狮子;抉:踢开;骥:骏马。如愤怒的狮子踢开石头,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。形容书法遒劲奔放
铜浇铁铸 [ tóng jiāo tiě zhù ]
形容体格非常强壮。
生辰八字 [ shēng chén bā zì ]
生辰:生日;八字:指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时所值干支,每项用两个字代替,共八字。指人的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时。
乱七八遭 [ luàn qī bā zāo ]
形容无秩序,无条理,乱得不成样子。同“乱七八糟”。
八抬大轿 [ bā tái dà jiào ]
大官坐的由八个人抬着走的大轿子,是身分重要的标志
体贴入妙 [ tǐ tiē rù miào ]
指体会领悟深刻细致,而使描写或模仿巧妙逼真。
枯体灰心 [ kū tǐ huī xīn ]
身体像枯木心如同死灰。形容极端消极。同“枯形灰心”。
神不主体 [ shén bù zhǔ tǐ ]
神:精神;主:掌管,主宰。神志不能主宰自己的躯体。形容恐惧的样子
撒骚放屁 [ sā sāo fàng pì ]
胡说八道。
眼观六路 [ yǎn guān liù lù ]
眼睛看到四面八方。形容机智灵活,遇事能多方观察,全面了解。
魂不着体 [ hún bù zhuó tǐ ]
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。同“魂不附体”。
彫虫篆刻 [ diāo chóng zhuàn kè ]
虫书、刻符分别为秦书八体之一,西汉时蒙童所习。以之喻词章小技。
四体百骸 [ sì tǐ bǎi hái ]
人体的各个部分。泛指全身。同“四肢百骸”。
尸骨未寒 [ shī gǔ wèi hán ]
尸骨:尸体。尸体还没有变冷。指人刚刚死去不久
体贴入微 [ tǐ tiē rù wēi ]
体贴: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,给予关心和照顾;入微:达到细微的程度。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、周到。
溃不成军 [ kuì bù chéng jūn ]
溃:溃败,散乱。被打得七零八落,不成队伍。形容惨败。
蔓引株连 [ màn yǐn zhū lián ]
蔓:蔓生植物的根茎。顺着蔓寻根。比喻一网打尽
四至八道 [ sì zhì bā dào ]
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。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。
九垓八埏 [ jiǔ gāi bā yán ]
垓:通“陔”,重,层;九垓:即九重天,天之极高处;埏:边际;八埏:指边际远之地。指天地的终极之处,即天涯海角。
芳兰竟体 [ fāng lán jìng tǐ ]
芳兰:兰草的香气;竟体:满身。香气满身。比喻举止闲雅,风采极佳。
体恤入微 [ tǐ xù rù wēi ]
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、周到。同“体贴入微”。
七湾八拐 [ qī wān bā guǎi ]
①多处弯曲,不断转变方向。②形容做事不直截了当。亦作“七弯八拐”。
八牕玲珑 [ bā chuāng líng lóng ]
见“ 八窗玲瓏 ”。
沾体涂足 [ zhān tǐ tú zú ]
沾:浸湿、浸染;涂:泥。身体被沾湿,脚被沾上了泥土。形容耕作的劳苦
【成语拼音】bā tǐ
【成语解释】(1).八种书体。 秦 代统一文字,废除不符合 秦 文的六国文字,定书体为大篆、小篆、刻符、虫书、摹印、署书、殳书、隶书八种,谓之“八体”。见 汉 许慎 《说文解字序》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有《八体六技》。按,大篆、小篆、虫书、隶书是四种字体,其余四种是书的用途。楷书出现后所谓的八体,即古文、大篆、小篆、隶书、飞白,八分、行书、草书。见 唐 张怀瓘 《书断》。后以指书法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穷六义於怀抱,究八体於毫端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题西泠闺咏》之四:“双声宛转连珠格,八体浓纤倒薤看。”(2).指八种文体风格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体性》:“若总其归涂,则数穷八体:一曰典雅,二曰远奥,三曰精约,四曰显附,五曰繁縟,六曰壮丽,七曰新奇,八曰轻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