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床锦被遮盖 [ yī chuáng jǐn bèi zhē gài ]
比喻请求别人通融、庇护。
食不求饱 [ shí bù qiú bǎo ]
饱:吃足。饮食不要求饱,指饮食要有节制
发屋求狸 [ fā wū qiú lí ]
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。比喻因小失大。
求全责备 [ qiú quán zé bèi ]
求、责:要求;全、备:完备,完美。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,毫无缺点。
求同存异 [ qiú tóng cún yì ]
求:寻求;存:保留;异:不同的。找出共同点,保留不同意见。
知一万毕 [ zhī yī wàn bì ]
指理解本质,万事尽通。
求马于唐市 [ qiú mǎ yú táng shì ]
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。比喻求非所求,必无所获。同“求马于唐肆”。
风通道会 [ fēng tōng dào huì ]
风:风俗,风气;通:通“同”,共同;会:共同。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
求签问卜 [ qiú qiān wèn bǔ ]
卜:占卜。祈求于神灵,求决于占卜
反求诸己 [ fǎn qiú zhū jǐ ]
求:追究,寻求;诸:“之于”的合成词。反过来追究自己。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。
求贤下士 [ qiú xián xià shì ]
访求贤士且礼遇之。
六通四达 [ liù tōng sì dá ]
犹四通八达。形容交通极便利。也形容通向各方。
死地求生 [ sǐ dì qiú shēng ]
求:寻取。指在极其危险的境地中求取生存
割地求和 [ gē dì qiú hé ]
割让土地,求得和平。
卖友求荣 [ mài yǒu qiú róng ]
出卖朋友以谋求名利、地位。
求名夺利 [ qiú míng duó lì ]
指追求名誉,争夺财利。
从俗就简 [ cóng sú jiù jiǎn ]
依照通俗的做法,以求简易。
见卵求鸡 [ jiàn luǎn qiú jī ]
看到鸡蛋,就希求蛋化为鸡,而来司晨报晓。比喻言之过早。
旁求博考 [ páng qiú bó kǎo ]
多方搜求,广泛考证。
知足无求 [ zhī zú wú qiú ]
人知道满足就不会有过多的贪求
四通五达 [ sì tòng wǔ dá ]
四通八达。形容交通畅达无阻。
舍近务远 [ shě jìn wù yuǎn ]
放弃近的,谋求远的。
责备求全 [ zé bèi qiú quán ]
犹言求全责备。
精进不休 [ jīng jìn bù xiū ]
精进:专心努力上进;休:停止。指人不停追求进步
诛求无时 [ zhū qiú wú shí ]
诛求:苛求。勒索。不断地进行勒索,没有满足的时候
【成语拼音】qiú tōng
【成语解释】(1).谋求显达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 孔子 曰:‘来!吾语女:我讳穷久矣,而不免,命也;求通久矣,而不得,时也。’”(2).谓拜见主人时,请管门人通报姓名。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:“今大将军虽欲勑身自约,不敢僭差,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,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辞,求通待报,虽奉符璽,受臺勑,不敢便去,久者至数十日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和帝永元四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曰:“求通者,求通名也。”(3).请求通使往来。 明 徐祯卿 《翦胜野闻》:“余尝见 倭国 求通,表文曰:‘臣闻三皇立位,五帝禪权,岂谓中华之有主,焉知夷狄之无君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