剖蚌得珠 [ pōu bàng dé zhū ]
比喻求取贤良良的人材。同“剖蚌求珠”。
不忮不求 [ bù zhì bù qiú ]
忮:嫉妒;求:贪求。指不妒忌,不贪得无厌。
求贤如渴 [ qiú xián rú kě ]
慕求贤人,如渴思饮。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。
四冲八达 [ sì chōng bā dá ]
指四通八达的要道。同“四冲六达”。
披古通今 [ pī gǔ tōng jīn ]
披:翻阅。通:通晓。研究历史,通晓古今。
亘古通今 [ gèn gǔ tōng jīn ]
亘:横贯;通:贯通。指从古到今。
舍实求虚 [ shě shí qiú xū ]
放弃实在的,追求虚幻的
求亲告友 [ qiú qīn gào yǒu ]
请求亲友救济。
相门洒扫 [ xiàng mén sǎ sǎo ]
相:宰相、丞相、相国。在宰相门前扫地。形容干求有术
要宠召祸 [ yào chǒng zhào huò ]
要:通“邀”,求取。想求取宠信,反招致祸患
文从字顺 [ wén cóng zì shùn ]
从:服从,顺从;顺:通顺。指文章通顺。
不求有功 [ bù qiú yǒu gōng ]
不要求立功,只希望没有错误。
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 [ bù qiú yǒu gōng,dàn qiú wú guò ]
不要求立功,只希望没有错误。
自求多福 [ zì qiú duō fú ]
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。
居无求安 [ jū wú qiú ān ]
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。
嘤鸣求友 [ yīng míng qiú yǒu ]
嘤:鸟鸣声。鸟儿在嘤嘤地鸣叫,寻求同伴的回声。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
远求骐骥 [ yuǎn qiú qí jì ]
骐骥:良马。到远方去寻求良马。比喻各处访求人材。
透古通今 [ tòu gǔ tōng jīn ]
透:通过。贯通古今
求浆得酒 [ qiú jiāng dé jiǔ ]
浆:饮料。比喻所得过于所求。
邀功求赏 [ yāo gōng qiú shǎng ]
求取功劳和奖赏。
四通八达 [ sì tōng bā dá ]
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。形容交通极便利。也形容通向各方。
实事求是 [ shí shì qiú shì ]
指从实际对象出发,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,认识事物的本质。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。
求福禳灾 [ qiú fú ráng zāi ]
禳:祈祷。祈求福运降临,消除灾害。
死中求活 [ sǐ zhōng qiú huó ]
指死中求生。
吹毛求瘢 [ chuī máo qiú bān ]
求:寻找;瘢:疤痕。吹开皮上的毛,寻找里面的毛病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、缺点,寻找差错
【成语拼音】qiú tōng
【成语解释】(1).谋求显达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 孔子 曰:‘来!吾语女:我讳穷久矣,而不免,命也;求通久矣,而不得,时也。’”(2).谓拜见主人时,请管门人通报姓名。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:“今大将军虽欲勑身自约,不敢僭差,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,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辞,求通待报,虽奉符璽,受臺勑,不敢便去,久者至数十日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和帝永元四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曰:“求通者,求通名也。”(3).请求通使往来。 明 徐祯卿 《翦胜野闻》:“余尝见 倭国 求通,表文曰:‘臣闻三皇立位,五帝禪权,岂谓中华之有主,焉知夷狄之无君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