缨緌之徒 [ yīng ruí zhī tú ]
缨緌:古代帽子下垂的结带。带帽子的人,指社会上层人士
众人国士 [ zhòng rén guó shì ]
众人:普通人;国士:国中杰出的人物。指一般人和国中杰出的人才。
达士拔俗 [ dá shì bá sú ]
达士:达观的人;拔俗:不同凡俗。达观的人总是超凡脱俗
士绅名流 [ shì shēn míng liú ]
指有钱有势的人或杰出的人士
好来好去 [ hǎo lái hǎo qù ]
善始善终
下车冯妇 [ xià chē féng fù ]
冯妇下车来,重新干捉虎的事。比喻重操旧业的人。
轻车介士 [ qīng chē jiè shì ]
轻车:古代的一种战车。古时的战车和甲士
千夫诺诺,不如一士谔谔 [ qiān fū nuò nuò,bù rú yī shì è è ]
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,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。同“千人诺诺,不如一士谔谔”。
宽洪大度 [ kuān hóng dà dù ]
指待人宽厚,度量大,能容人。同“宽宏大度”。
旌善惩恶 [ jīng shàn chéng è ]
旌:表彰;善:美好;惩:惩罚。表彰好人好事,惩办恶人恶事
玉石杂糅 [ yù shí zá róu ]
比喻好坏混杂。
书符咒水 [ shū fú zhòu shuǐ ]
书:书写;符:符篆;水:神水。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动
面善心恶 [ miàn shàn xīn è ]
面貌善良,心里却很恶毒。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。
天真无邪 [ tiān zhēn wú xié ]
邪:不正当。心地善良纯洁,没有不正当的想法
从善如流 [ cóng shàn rú liú ]
从:听从;善:好的,正确的;如流:好象流水向下,形容迅速。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。
再作冯妇 [ zài zuò féng fù ]
再作:重做;冯妇:人名。比喻再干旧行业。
下马冯妇 [ xià mǎ féng fù ]
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。
嘉言懿行 [ jiā yán yì xíng ]
嘉、懿:善、美。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。
天堂地狱 [ tiān táng dì yù ]
原为佛家语。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,恶人死后堕入地狱。佛家用以劝善惩恶。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。
纳士招贤 [ nà shì zhāo xián ]
招:招收;贤:有德有才的人;纳:接受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网罗人才。
周公吐哺 [ zhōu gōng tǔ bǔ ]
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。
能言善辩 [ néng yán shàn biàn ]
能:善于。形容能说会道,有辩才。
不败之地 [ bù bài zhī dì ]
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,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。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。
千夫诺诺 [ qiān fū nuò nuò ]
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,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。同“千人诺诺,不如一士谔谔”。
千人诺诺,不如一士谔谔 [ qiān rén nuò nuò,bù rú yī shì è è ]
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,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。
【成语拼音】shàn shì
【成语解释】(1).有德之士。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一乡之善士,斯友一乡之善士;一国之善士,斯友一国之善士;天下之善士,斯友天下之善士;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,又尚论古之人。” 唐 韩愈 《董公行状》:“﹝四子﹞皆善士,有学行。” 明 方孝孺 《南稜王先生像赞》:“吾以是知先生 宋 之善士,古之逸民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哭大兄允中》诗之二:“没齿人争推善士,始知用拙道逾尊。”(2).慈善之士,行善之人。 明 宋濂 《陈府君墓志铭》:“遇有可矜,輒施与不靳,乡党称为善士。” 瞿秋白 《慈善家的妈妈》:“他倒沾着便宜,还得了善士的名声。”(3).信佛的人。《四游记·佛祖压倒大圣》:“你是何方善士,敢来阻住兵力?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颐养·行乐》:“无饮不奠,有食必陈,若善士信嫗之佞佛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