败法乱纪 [ bài fǎ luàn jì ]
败坏法令,扰乱纪律。
以杀止杀 [ yǐ shā zhǐ shā ]
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。
爬梳剔抉 [ pá shū tī jué ]
指整理选择。
不差累黍 [ bù chā lěi shǔ ]
累黍: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,形容数量极小。形容丝毫不差。
影响之见 [ yǐng xiǎng zhī jiàn ]
形容道听途说,没有确实根据的言谈说法。
迤逦不绝 [ yǐ lǐ bù jué ]
迤逦:曲折连续的样子。曲折连绵不断
愁眉啼妆 [ chóu méi tí zhuāng ]
愁眉:使眉细而曲折;啼妆:轻轻地擦去目下的粉饰以作啼痕。形容妇女的妖态。
幺弦孤韵 [ yāo xián gū yùn ]
指小曲的音韵,与具备各种乐曲乐器的大乐相对。
珠联璧合 [ zhū lián bì hé ]
璧: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。珍珠联串在一起,美玉结合在一块。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。
遁天妄行 [ dùn tiān wàng xíng ]
指违背自然规律而胡作非为。
一览无余 [ yī lǎn wú yú ]
览:看;余:剩余。一眼看去,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。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,或诗文内容平淡,没有回味。
挠喉捩嗓 [ náo hóu liè sǎng ]
指违腔走调,不合声律。
一气呵成 [ yī qì hē chéng ]
一口气做成。形容文章结构紧凑,文气连贯。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,迅速不间断地完成。
浑抡吞枣 [ hún lūn tūn zǎo ]
比喻笼统地接受,不加分析,食而不化。同“浑沦吞枣”。
不失圭撮 [ bù shī guī cuō ]
圭撮:容量词,六栗为一圭,十圭为一撮。形容数量准确。
日月合壁 [ rì yuè hé bì ]
日月同时上升,出现于阴历的朔日。古人以为是国家的瑞兆。
柳营试马 [ liǔ yíng shì mǎ ]
柳营:军营。比喻带兵的将领纪律严明
开口见心 [ kāi kǒu jiàn xīn ]
说话直爽,没有隐曲。
鹤骨龙筋 [ hè gǔ lóng jīn ]
指瘦挺虬曲的样子。
移宫换羽 [ yí gōng huàn yǔ ]
宫、羽:古代乐曲中的两种曲调名。原指乐曲换调。后也比喻事情的内容有所变更。
安忍残贼 [ ān rěn cán zéi ]
残贼:伤害、毁坏人的身心。安于做残酷狠毒的事情。
一览无遗 [ yī lǎn wú yí ]
览:看;遗:遗留。一眼看去,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。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,或诗文内容平淡,没有回味。
诎要桡腘 [ qū yāo ráo guó ]
指弯腰曲膝。
法不容情 [ fǎ bù róng qíng ]
在法律面前不能容许人情宽容
取与不和 [ qǔ yǔ bù hé ]
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。
【成语拼音】qū lǜ
【成语解释】(1).弯曲;屈折。 元 康进之 《李逵负荆》第一折:“曲律竿头悬草稕,緑杨影里拨琵琶。” 元 无名氏 《衣袄车》第三折:“那 狄青 右手兜絃,左手推靶,弓开似那曲律山头蟒。”参见“ 乞留曲律 ”。(2). 元武宗 海山 的蒙古语称号。杰出之意。《元史·武宗纪二》:“﹝ 至大 四年﹞夏五月乙未,文武百官 也先铁木儿 等上尊諡曰 仁惠宣孝皇帝 ,庙号 武宗 。国语曰 曲律皇帝 。”戏曲名词。主要指写作和演唱南北曲时应注意的各种原则。如作曲的选字、造句、体裁、风格;唱曲的发音、归韵、板眼等。 元 明 时在南北曲盛行的基础上逐渐归纳形成。著名著作有 明 魏良辅 《曲律》、 王骥德 《曲律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