隐名埋姓 [ yǐn míng mái xìng ]
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以求不使人知。同“隐姓埋名”。
春蛇秋蚓 [ chūn shé qiū yǐn ]
比喻字写得不好,弯弯曲曲,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。
承上启下 [ chéng shàng qǐ xià ]
承接上面的,引起下面的。多用在写文章方面。
鲁灵光殿 [ lǔ líng guāng diàn ]
①汉代著名宫殿名。在曲阜(今山东曲阜)。②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。
阿谀苟合 [ ē yú gǒu hé ]
阿:迎合,曲从;阿谀:曲意逢迎;苟:苟且;苟合:无原则地附和。曲从别人的意愿,无原则地附和
戒舟慈棹 [ jiè zhōu cí zhào ]
戒:佛教中的戒律;慈:慈悲;棹:船桨。指佛教中的戒律和慈善就象航船一样摆渡众生。
观风问俗 [ guān fēng wèn sú ]
游览风光并探望人民风俗。
曲突徙薪 [ qū tū xǐ xīn ]
曲:弯;突:烟囱;徒:迁移;薪:柴草。把烟囱改建成弯的,把灶旁的柴草搬走。比喻事先采取措施,才能防止灾祸。
执法不公 [ zhí fǎ bù gōng ]
拒绝公正,在实施法律中的不公正
有物有则 [ yǒu wù yǒu zé ]
指天地间凡事物皆有其法则、规律。
旁通曲畅 [ páng tōng qǔ chàng ]
普遍通达。亦作“旁通曲鬯”。
千磨百折 [ qiān mó bǎi zhé ]
形容受磨难、遭曲折之多。
重山复水 [ chóng shān fù shuǐ ]
指山峦重叠,水流盘曲。
肝胆轮囷 [ gān dǎn lún qūn ]
轮囷:高大的样子。形容勇气过人,气魄雄大。
山吟泽唱 [ shān yín zé chàng ]
指山歌民谣。
折箭为誓 [ shé jiàn wéi shì ]
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。
法无二门 [ fǎ wú èr mén ]
指法律统一,前后一致,不能随意变通。同“法出一门”。
杀父之仇 [ shā fù zhī chóu ]
旧时指最大的仇恨。
定省晨昏 [ dìng xǐng chén hūn ]
晚间服侍就寝,早上省视问安。
歌楼舞馆 [ gē lóu wǔ guǎn ]
指演奏乐曲、表演歌舞的场所
目无三尺 [ mù wú sān chǐ ]
不把法制放在眼里。形容违法乱纪,胡作非为。三尺,指法律。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,故称。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…
出入人罪 [ chū rù rén zuì ]
指法庭裁判错误,把有罪的人认为无罪,把无罪的人认为有罪。
体天格物 [ tǐ tiān gé wù ]
体天:体察天意;格物:推究事物的规律。能体察上天的意志,推究事物的规律而适应它。
插科打诨 [ chā kē dǎ hùn ]
科: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;诨:诙谐逗趣的话。戏曲、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。
胡歌野调 [ hú gē yě diào ]
指下流的歌曲小调
【成语拼音】qū lǜ
【成语解释】(1).弯曲;屈折。 元 康进之 《李逵负荆》第一折:“曲律竿头悬草稕,緑杨影里拨琵琶。” 元 无名氏 《衣袄车》第三折:“那 狄青 右手兜絃,左手推靶,弓开似那曲律山头蟒。”参见“ 乞留曲律 ”。(2). 元武宗 海山 的蒙古语称号。杰出之意。《元史·武宗纪二》:“﹝ 至大 四年﹞夏五月乙未,文武百官 也先铁木儿 等上尊諡曰 仁惠宣孝皇帝 ,庙号 武宗 。国语曰 曲律皇帝 。”戏曲名词。主要指写作和演唱南北曲时应注意的各种原则。如作曲的选字、造句、体裁、风格;唱曲的发音、归韵、板眼等。 元 明 时在南北曲盛行的基础上逐渐归纳形成。著名著作有 明 魏良辅 《曲律》、 王骥德 《曲律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