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丘夙愿 [ shǒu qiū sù yuàn ]
首:头向着;丘:土丘;夙愿:向怀有的愿望。比喻久有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的心愿
不伏水土 [ bù fú shuǐ tǔ ]
水土:指一地的饮水、气候、环境等。不能适应某地的气候和饮食习惯
目瞪心骇 [ mù dèng xīn hài ]
因惊恐而楞住的样子。同“目眐心骇”。
泰山不让土壤 [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 ]
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
心焦火燎 [ xīn jiāo huǒ liǎo ]
心里急得像火烧着一样。形容十分焦急。
村村势势 [ cūn cūn shì shì ]
土头土脑的意思。
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 [ jiǔ céng zhī tái,qǐ yú lěi tǔ ]
累:堆迭,积聚。九层高台,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。比喻欲成大事,须从基础做起
抹泪揉眵 [ mǒ lèi róu chī ]
眵:眼屎,此指眼睛。擦着眼泪,揉着眼睛。形容落泪伤心的样子。
以微知着 [ yǐ wēi zhī zhe ]
微:微小;着:显着。从事物露出的苗头,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。
面如灰土 [ miàn rú huī tǔ ]
脸色如泥土一样。形容极端恐惧。亦形容病态。
钟仪楚奏 [ zhōng yí chǔ zòu ]
钟仪:春秋时楚国的乐官,被晋国俘虏,晋侯叫他操琴,他奏的仍旧是楚国的音乐。比喻思念故国、怀念乡土
毛毛腾腾 [ máo máo téng téng ]
形容不沉着,慌里慌张
华冠丽服 [ huá guān lì fú ]
冠:帽子。形容衣着华丽。
摇旗呐喊 [ yáo qí nà hǎn ]
原指古代作战时摇着旗子,大声喊杀助威。现比喻给别人助长声势。
看风转舵 [ kàn fēng zhuǎn duò ]
看:观察;舵:船控制方向的装置。看着风向掌握船舵。比喻随着形势转变方向,调整对策
张眼露睛 [ zhāng yǎn lù jīng ]
指瞪着眼睛说瞎话。
自家撞著 [ zì jiā zhuàng zháo ]
自家:自己;著:着。自己的言行前后矛盾
劈头劈脑 [ pī tóu pī nǎo ]
正对着头部
繁刑重敛 [ fán xíng zhòng liǎn ]
繁:多;敛:征收。繁重的刑罚和赋税
见好就收 [ jiàn hǎo jiù shōu ]
趁着形势大好时就收兵
膏腴之壤 [ gāo yú zhī rǎng ]
膏腴:土地肥沃;壤:土地。指土地肥沃富饶的地区
舍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 [ shě dé yī shēn guǎ,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 ]
比喻再难的事,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。
兵来将敌,水来土堰 [ bīng lái jiàng dí,shuǐ lái tǔ yàn ]
指根据具体情况,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。
操刀必割 [ cāo dāo bì gē ]
操:持。手里拿着刀,一定要割物。比喻办事必须及时。
上不在天,下不着地 [ shàng bù zài tiān,xià bù zháo dì ]
指不着边际,没有着落。形容偏僻闭塞的地方
【成语拼音】tǔ zhe
【成语解释】(1).亦作“ 土箸 ”。世代定居一地。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:“其俗或土箸,或移徙,在 蜀 之西。”《汉书·西域传上》:“ 西域 诸国,大率土著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言著土地而有常居,不随畜牧移徙也。”《宋书·孔季恭传》:“夫训农修本,有国所同,土著之民,习翫日久,如京师无田,不闻徙居他县。” 清 朱大韶 《实事求是斋经义·司马法非周制说》:“ 桓公 问伍鄙之法, 管子 曰:‘相地而差徵,则民不移;徵不旅旧,则民不偷。’谓随地之美恶而差其徵税,则民安土箸不移徙。” 清 龚自珍 《西域置行省议》:“ 山西 号称海内最富,土著者不愿徙。” 瞿秋白 《饿乡纪程》十:“所以那地方土著的资产阶级很少,大多数只是‘农业的’小资阶级,外来的如 中国 人等,也是私人商业经济,小买卖小手艺等等。”(2).指世代居住的地方。 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随笔》卷十:“ 东平 ( 沉东平 )先生《临平记》以 唐 诗人 邱丹 为 临平 人。考《全唐诗》云:‘ 邱丹 , 苏州 嘉兴 人, 诸暨 令,歷尚书郎,隐 临平山 。’则 临平 乃其流寓,而非土著也。”(3).世代居住本地的人。 宋 赵汝砺 《北苑别录·采茶》:“大抵采茶,亦须习熟,募夫之际,必择土著及諳晓之人。” 元 周伯琦 《兴和郡》诗:“ 滦阳 界东履, 汾 晋 直西略。提封广以遐,编氓半土著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田子成》:“少君姓 江 ,此间土著。” 茅盾 《故乡杂记》:“据镇志,则 宋朝 时‘汉奸’ 秦桧 的妻 王氏 是这镇的土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