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霜带露 [ pī shuāng dài lù ]
身披寒霜,头顶寒露。形容星夜兼程赶路
凛若冰霜 [ lǐn ruò bīng shuāng ]
凛:冷。冷得象冰霜一样。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,象冰霜一样冷。也比喻态度严正,不可接近。
珠履三千 [ zhū lǚ sān qiān ]
珠履:缀有珠玉的鞋子。形容贵宾众多
冠履倒施 [ guān lǚ dào shī ]
冠:帽子;履:鞋子。比喻上下颠倒,尊卑不分
足履实地 [ zú lǚ shí dì ]
履:踩踏。脚踏实地。比喻实事求是,平实而不虚浮
披霜冒露 [ pī shuāng mào lòu ]
冒:冲。身披寒霜,头顶寒露。形容星夜兼程赶路
雨鬣霜蹄 [ yǔ liè shuāng tí ]
形容骏马奔驰时马鬃耸起,状如飘雨,四蹄飞翻,色白如霜。
星霜荏苒 [ xīng shuāng rěn rǎn ]
星霜:代指年岁;荏苒: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。形容岁月渐渐消逝
戴清履浊 [ dài qīng lǚ zhuó ]
犹戴天履地。清指天,浊指地。
鸣玉曳履 [ míng yù yè lǚ ]
佩玉饰曳丝履。指获高官厚禄。
如履春冰 [ rú lǚ chūn bīng ]
履:踩。好像踩着春天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
履舄交错 [ lǚ xì jiāo cuò ]
履舄:泛指鞋子。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。形容宾客很多。
三千珠履 [ sān qiān zhū lǚ ]
珠履:缀有珠玉的鞋子。形容贵宾众多
瓜田不纳履 [ guā tián bù nà lǚ ]
比喻避嫌疑。同“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”。
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 [ guā tián bù nà lǚ,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 ]
比喻避嫌疑。同“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”。
履险蹈难 [ lǚ xiǎn dǎo nàn ]
履:行走;蹈:踩、踏。指走险路,过难关。比喻冒险前进,历尽艰辛。
履险犯难 [ lǚ xiǎn fàn nán ]
履:行走;犯:不顾。比喻冒着生命危险,迎着困难去干。
临深履薄 [ lín shēn lǚ bó ]
深:深渊;履:踩踏;薄:薄冰。面临深渊,脚踩薄冰。比喻小心谨慎,惟恐有失。
傲霜斗雪 [ ào shuāng dǒu xuě ]
傲视寒霜,抗击白雪。形容不畏严寒。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。
纳履决踵 [ nà lǚ jué zhǒng ]
纳:穿;履:鞋;决:破裂;踵:脚后跟。穿鞋而后跟即破。比喻穷困、窘迫。
席履丰厚 [ xí lǚ fēng hòu ]
比喻祖上遗产丰富。也形容生活优裕。同“席丰履厚”。
戴圆履方 [ dài yuán lǚ fāng ]
履:踩着;圆、方:古人以为天圆地方。头顶着天,脚踩着地。指生活在人间。
霜行草宿 [ shuāng xíng cǎo xiǔ ]
指在霜露中行走,草野中息宿。形容奔波劳苦。
霜露之感 [ shuāng lù zhī gǎn ]
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。
霜露之思 [ shuāng lù zhī sī ]
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。
【成语拼音】lǚ shuāng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踩踏霜地。《诗·魏风·葛屦》:“纠纠葛屨,可以履霜。”晋 潘岳《寡妇赋》:“自仲秋而在疚兮,踰履霜以践冰。”
(二)、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。用以喻事态发展已有产生严重后果的预兆。《新唐书·高宗纪》:“高宗 溺爱袵席,不戒履霜之渐,而毒流天下,貽祸邦家。”郑藻如《<盛世危言>序》:“尝读史,盱衡千古,穷究得失盛衰之故,方其厝火未燃,履霜始至,未尝无人焉。”参见“履霜坚冰”。
(三)、谓霜降时节怀念亲人。语出《礼记·祭义》:“霜露既降,君子履之,必有悽愴之心,非其寒之谓也。”郑玄 注:“为感时念亲也。”宋 苏轼《元祐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》:“惕然履霜,詎胜悽愴之意。”
(四)、指《履霜操》。宋 梅尧臣《依韵和宋中道见寄》:“我怀炳炳何日忘,半夜揽琴弹《履霜》。”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九:“范文正公 喜弹琴,然平日止弹《履霜》一操,时人谓之 范履霜。”参见“履霜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