屣履造门 [ xǐ lǚ zào mén ]
屣履:拖着鞋子走路;造:往。拖着未穿好的鞋登门拜访。形容急于会见的匆忙样子
傲雪凌霜 [ ào xuě líng shuāng ]
形容不畏霜雪严寒,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。比喻经过长期磨练,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、无所畏惧。傲,傲慢、蔑视。
履险如夷 [ lǚ xiǎn rú yí ]
履:踩踏;夷:平坦。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。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。
削足适履 [ xuē zú shì lǚ ]
适:适应;履:鞋。因为鞋小脚大,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。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,生搬硬套。
当为秋霜,无为槛羊 [ dāng wéi qiū shuāng,wú wéi jiàn yáng ]
槛:关家畜的栅栏。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。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,不能受制于人,任人摆布
临危履冰 [ lín wēi lǚ bīng ]
临:面临;履:踩,踏。面临危境,走在冰上。比喻处境艰危,应时时戒惧谨慎
戴天履地 [ dài tiān lǚ dì ]
戴:顶着天;履:踏,踩着。头顶着天,脚踩着地。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。比喻恩德深广,如天高地厚。
章父荐屦 [ zhāng fù jiàn jù ]
见“ 章甫薦履 ”。
傲雪欺霜 [ ào xuě qī shuāng ]
形容不畏霜雪严寒,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。比喻经过长期磨练,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、无所畏惧。傲,傲慢、蔑视。
雕虎焦原 [ diāo hǔ jiāo yuán ]
指壮士履险。
使者屣履 [ shǐ zhě xǐ lǚ ]
使者:指汉朝的暴胜之,为直接使者;屣履:趿着鞋。趿着鞋迎客。形容对贤士的恭敬。
怀黄握白 [ huái huáng wò bái ]
指携带着钱财。黄,指黄金;白,指白银。
凌波微步 [ líng bō wēi bù ]
形容女子步履轻盈。
席丰履厚 [ xí fēng lǚ hòu ]
席:席子;指坐具;丰:多;履:鞋子,指踩在脚下的东西;厚:丰厚。比喻祖上遗产丰富。也形容生活优裕。
言不践行 [ yán bù jiàn xíng ]
践行:履行。说了的话不能实行
蹈节死义 [ dǎo jié sǐ yì ]
蹈:履行,实行。坚守节操,以身殉义。
言能践行 [ yán néng jiàn xíng ]
践:履行,实现。说到做到。
严霜烈日 [ yán shuāng liè rì ]
比喻艰苦环境下的严峻考验或经受此考验的刚毅节操。亦作“烈日秋霜”、“秋霜烈日”。
嫩草怕霜霜怕日 [ nèn cǎo pà shuāng shuāng pà rì ]
比喻你欺侮别人,还会被比你更恶的人欺侮
饱经风雨 [ bǎo jīng fēng yǔ ]
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。同“饱经风霜”。
截趾適履 [ jié zhǐ shì lǚ ]
犹削足适履。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。
天凝地闭 [ tiān níng dì bì ]
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。
监市履狶 [ jiān shì lǚ xī ]
比喻善于体察事物。
忠果正直 [ zhōng guǒ zhèng zhí ]
忠诚果断,持正刚直
飞霜六月 [ fēi shuāng liù yuè ]
旧时比喻有冤狱。
【成语拼音】lǚ shuāng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踩踏霜地。《诗·魏风·葛屦》:“纠纠葛屨,可以履霜。”晋 潘岳《寡妇赋》:“自仲秋而在疚兮,踰履霜以践冰。”
(二)、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。用以喻事态发展已有产生严重后果的预兆。《新唐书·高宗纪》:“高宗 溺爱袵席,不戒履霜之渐,而毒流天下,貽祸邦家。”郑藻如《<盛世危言>序》:“尝读史,盱衡千古,穷究得失盛衰之故,方其厝火未燃,履霜始至,未尝无人焉。”参见“履霜坚冰”。
(三)、谓霜降时节怀念亲人。语出《礼记·祭义》:“霜露既降,君子履之,必有悽愴之心,非其寒之谓也。”郑玄 注:“为感时念亲也。”宋 苏轼《元祐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》:“惕然履霜,詎胜悽愴之意。”
(四)、指《履霜操》。宋 梅尧臣《依韵和宋中道见寄》:“我怀炳炳何日忘,半夜揽琴弹《履霜》。”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九:“范文正公 喜弹琴,然平日止弹《履霜》一操,时人谓之 范履霜。”参见“履霜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