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马放牛 [ guī mǎ fàng niú ]
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
烟熏火燎 [ yān xūn huǒ liǎo ]
烟和火熏烤,比喻酷热或干燥
燎若观火 [ liáo ruò guān huǒ ]
指事理清楚明白,如看火一般。
九牛一毫 [ jiǔ niú yī háo ]
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。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,微不足道。
九牛一毛 [ jiǔ niú yī máo ]
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。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,微不足道。
火烧火燎 [ huǒ shāo huǒ liáo ]
燎:烧。被火烧烤。比喻心里非常着急或身上热得难受。
牛农对泣 [ niú nóng duì qì ]
睡在牛衣里,相对哭泣。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。
履汤蹈火 [ lǚ tāng dǎo huǒ ]
身入汤火。比喻处苦难之境。
小试牛刀 [ xiǎo shì niú dāo ]
稍微用一下宰牛的刀。比喻有大才的人在小事上试一下身手
飞蛾投火 [ fēi é tóu huǒ ]
象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
悬河泻火 [ xuán hé xiè huǒ ]
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。同“悬河注火”。
炮火连天 [ pào huǒ lián tiān ]
形容炮火非常猛烈。
厝火积薪 [ cuò huǒ jī xīn ]
厝:放置;薪:柴草。把火放到柴堆下面。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。
势如水火 [ shì rú shuǐ huǒ ]
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,不能相容。
神焦鬼烂 [ shén jiāo guǐ làn ]
形容火灾惨烈,众多的人被烧死。
火烬灰冷 [ huǒ jìn huī lěng ]
火苗熄灭了,灰凉了。比喻时过境迁,或境况由兴盛转为衰落。
怒火中烧 [ nù huǒ zhōng shāo ]
中;心中。怒火在心中燃烧。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。
撮盐入火 [ cuō yán rù huǒ ]
撮:以指取物。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。比喻性情急躁。
牛骥同皂 [ niú jì tóng zào ]
皂:牲口槽。牛跟马同槽。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。
瞎灯黑火 [ xiā dēng hēi huǒ ]
灯不亮,火灭了。形容十分漆黑
杀鸡焉用牛刀 [ shā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]
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。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。
割鸡焉用牛刀 [ 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]
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。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。
如蹈汤火 [ rú dǎo tāng huǒ ]
蹈:踩;汤:滚水。如同在滚水、烈火中行走一样。比喻处境艰险。
风马牛 [ fēng mǎ niú ]
风:放逸,走失。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,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。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。同“风马牛不相及”。
昆冈之火 [ kūn gāng zhī huǒ ]
昆仑山失火,将玉和石头一起烧掉。比喻不分好坏,同归于尽。
【成语拼音】huǒ niú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双角缚兵刃,尾部束苇灌脂,焚之使冲杀敌军的牛。语本《史记·田单列传》:“﹝ 田单 ﹞乃收城中得千餘牛……束兵刃於其角,而灌脂束苇於尾,烧其端;凿城数十穴,夜纵牛,壮士五千人随其后,牛尾热,怒而奔 燕 军,燕 军夜大惊。”宋 苏轼《云龙山观烧得云字》诗:“火牛入 燕 垒,燧象奔 吴 军。”《元史·按竺迩传》:“夔 夜驱火牛,突围出奔。”
(二)、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。《资治通鉴·唐懿宗咸通十年》:“以枪揭火牛焚之,战舰既然,贼皆溃走。”胡三省 注:“火牛,缚草为之,爇以烧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