床下牛斗 [ chuáng xià niú dòu ]
听到床下蚂蚁动,误以为牛在相斗。形容体衰耳聪,极度过敏。
休牛放马 [ xiū niú fàng mǎ ]
休:休息。将牛马放牧,停止军用。比喻天下太平,停止战争
牛马不若 [ niú mǎ bù ruò ]
若;如。不如牛和马。形容极其劳苦
休牛散马 [ xiū niú sàn mǎ ]
放归军用的牛马,表示停止战事。
电光石火 [ diàn guāng shí huǒ ]
闪电的光,燧石的火。原为佛家语,比喻事物瞬息即逝。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。
火中生莲 [ huǒ zhōng shēng lián ]
火里生长出来的莲花。比喻稀有或难得。后指深陷火炕,遭到不幸,但能洁己不毁。
牛马走 [ niú mǎ zǒu ]
指在皇帝前如牛马般奔走的人
鬼烂神焦 [ guǐ làn shén jiāo ]
形容火灾惨烈,众多的人被烧死。
燎如观火 [ liǎo rú guān huǒ ]
指事理清楚明白,如看火一样。
牛头阿旁 [ niú tóu ē páng ]
佛教称地狱中长着牛头的鬼卒
汗牛充栋 [ hàn niú chōng dòng ]
栋:栋宇,屋子。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,存放时可堆至屋顶。形容藏书非常多。
抱薪救火 [ bào xīn jiù huǒ ]
薪:柴草。抱着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,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。
如火燎原 [ rú huǒ liáo yuán ]
燎:烧;原:原野。如火在原野燃烧。比喻声势很大,难于阻抑。
老牛破车 [ lǎo niú pò chē ]
老牛拉破车。比喻做事慢吞吞,一点不利落。也比喻才能低。
火烧眉毛 [ huǒ shāo méi mao ]
火烧到眉毛。比喻事到眼前,非常急迫。
负薪救火 [ fù xīn jiù huǒ ]
背着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,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。
快犊破车 [ kuài dú pò chē ]
跑得快的牛犊会把车拉翻。比喻年轻气盛的人应当懂得克制。
风牛马不相及 [ fēng niú mǎ bù xiāng jí ]
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。同“风马牛不相及”。
烽火连天 [ fēng huǒ lián tiān ]
形容战火遍及各地。
放牛归马 [ fàng niú guī mǎ ]
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
钻木取火 [ zuān mù qǔ huǒ ]
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
钻木得火 [ zuàn mù de huǒ ]
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
飞蛾赴火 [ fēi é fù huǒ ]
象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
急如星火 [ jí rú xīng huǒ ]
星火:流星。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。形容非常急促紧迫。
牛刀小试 [ niú dāo xiǎo shì ]
牛刀:宰牛的刀;小试:稍微用一下,初显身手。比喻有大本领的人,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。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…
【成语拼音】huǒ niú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双角缚兵刃,尾部束苇灌脂,焚之使冲杀敌军的牛。语本《史记·田单列传》:“﹝ 田单 ﹞乃收城中得千餘牛……束兵刃於其角,而灌脂束苇於尾,烧其端;凿城数十穴,夜纵牛,壮士五千人随其后,牛尾热,怒而奔 燕 军,燕 军夜大惊。”宋 苏轼《云龙山观烧得云字》诗:“火牛入 燕 垒,燧象奔 吴 军。”《元史·按竺迩传》:“夔 夜驱火牛,突围出奔。”
(二)、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。《资治通鉴·唐懿宗咸通十年》:“以枪揭火牛焚之,战舰既然,贼皆溃走。”胡三省 注:“火牛,缚草为之,爇以烧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