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夷不惠 [ bù yí bù huì ]
夷:指伯夷;惠:指柳下惠。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。比喻折衷而不偏激。
向若而叹 [ xiàng ruò ér tàn ]
比喻向高明者折服,而自叹不如。
言者弗知 [ yán zhě fú zhī ]
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。同“言者不知”。
入主出奴 [ rù zhǔ chū nú ]
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,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;把前者奉为主人,把后者当作奴仆。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。
顺天者昌,逆天者亡 [ shùn tiān zhě chāng,nì tiān zhě wáng ]
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,违背天道的则灭亡。同“顺天者存,逆天者亡”
顺之者兴,逆之者亡 [ shùn zhī zhě xīng,nì zhī zhě wáng ]
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,违背天道的则灭亡。同“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”。
铢两相称 [ zhū liǎng xiāng chèn ]
形容两者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。
顽廉懦立 [ wán lián nuò lì ]
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,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。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。
龙伯钓鳌 [ lóng bó diào áo ]
龙伯:传说中的国名;鳌:大龟。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。比喻非凡的事业
西山饿夫 [ xī shān è fū ]
指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
相安无事 [ xiāng ān wú shì ]
相:互相;安:安稳。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,还过得去。
仁者见仁 [ rén zhě jiàn rén ]
仁者见它说是仁,智者见它说是智。比喻对同一个问题,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。
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 [ rén zhě jiàn rén,zhì zhě jiàn zhì ]
仁者见它说是仁,智者见它说是智。比喻对同一个问题,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。
屈谷巨瓠 [ qū gǔ jù hù ]
比喻无用者。
鹤骨松筋 [ hè gǔ sōng jīn ]
指修道者的形貌气质。
舆死扶伤 [ yú sǐ fú shāng ]
指抬运死者,扶持伤者。形容死伤之众。
有长者风 [ yǒu zhǎng zhě fēng ]
长者:年长有德的人。有长者风度。指为人品质高尚,待人宽厚
以暴易暴 [ yǐ bào yì bào ]
以:用;易:改变,更换;暴:残暴。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。指统治者换了,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。
厚味腊毒 [ hòu wèi xī dú ]
指味美者毒烈。
周公吐哺 [ zhōu gōng tǔ bǔ ]
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。
从者如云 [ cóng zhě rú yún ]
从:跟随。跟从的人像云一样多。形容追随者很多
钩金舆羽 [ gōu jīn yú yǔ ]
二者悬殊太大,不可作比。
廉顽立懦 [ lián wán lì nuò ]
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。
绩学之士 [ jì xué zhī shì ]
指学问渊博的人;学者。
得道多助 [ dé dào duō zhù ]
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。
【成语拼音】bó zhě
【成语解释】霸者,成霸王之业者。伯,通“霸”。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今不循伯者之道,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,犹察 伯乐 之图,求騏驥於市,而不可得,亦已明矣。”颜师古 注:“伯读曰霸。”明 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上:“世儒只讲得一箇伯者的学问,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,纯是一片功利的心,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