诛意之法 [ zhū yì zhī fǎ ]
诛:惩罚,责备。以意图和动机论罪,不问实际结果如何。也指深刻的议论
谈天论地 [ tán tiān lùn dì ]
谈论天文地理。形容博学多识。
上不在天,下不着地 [ shàng bù zài tiān,xià bù zháo dì ]
指不着边际,没有着落。形容偏僻闭塞的地方
短褐椎结 [ duǎn hè zhuī jié ]
短褐:粗布短衣;椎结:把头发挽成椎形。穿着粗布短衣,挽着椎形发髻。指古代贫苦劳动人民的装束。
论辩风生 [ lùn biàn fēng shēng ]
议论辩驳,极生动而又风趣。
说长话短 [ shuō cháng huà duǎn ]
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。同“说长道短”。
先我着鞭 [ xiān wǒ zhuó biān ]
着:下。比喻快走一步,占先。
虚席以待 [ xū xí yǐ dài ]
空着位置等待
狮子搏象兔,皆用全力 [ shī zǐ bó xiàng tù jiē yòng quán lì ]
狮子不论与大象或是兔子搏斗,都会用尽全力。形容事情无论大小都认真对待,决不掉以轻心。
不可同年而语 [ bù kě tóng nián ér yǔ ]
两者相差很大,不能相提并论
心事重重 [ xīn shì chóng chóng ]
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。
穿红着绿 [ chuān hóng zhuó lǜ ]
形容衣着鲜艳华丽。
顺风行船 [ shùn fēng xíng chuán ]
顺着风势行船。比喻趁着有利情势做事,用力小而收效大。
若无其事 [ ruò wú qí shì ]
象没有那回事一样。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。
当面锣,对面鼓 [ dāng miàn luó,duì miàn gǔ ]
比喻面对面地商量、对证或争论。
怀着鬼胎 [ huái zhe guǐ tāi ]
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。
不着边际 [ bù zhuó biān jì ]
着:接触;边际:边界,边缘。挨不着边儿。多指说话空泛,不接触实际。
河汉斯言 [ hé hàn sī yán ]
河汉:银河,比喻言论虚夸迂阔,不着边际;斯:这。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,不重视
议论风生 [ yì lùn fēng shēng ]
形容谈论广泛、生动而又风趣。
街谭巷议 [ jiē tán xiàng yì ]
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。指民间的舆论。同“街谈巷议”。
披裘负薪 [ pī qiú fù xīn ]
裘:皮毛衣服。穿着裘褐,背着柴薪。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。
数黑论黄 [ shǔ hēi lùn huáng ]
数:数落,批评。背后乱加评论,肆意诽谤别人。
高文宏议 [ gāo wén hóng yì ]
高明的文章,恢宏的议论。
镜里采花 [ jìng lǐ cǎi huā ]
指虽看得见,却得不到或摸不着。同“镜里观花”。
议论风发 [ yì lùn fēng fā ]
形容谈论广泛、生动而又风趣。
【成语拼音】lùn zhuó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论议和著述。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及稍定 汉 诸仪法,皆 叔孙生 为太常所论箸也。”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为太史,无忘吾所欲论著矣。”宋 曾巩《与王介甫第三书》:“所云‘读《礼》,因欲有所论著’,顷尝为 介甫 言,亦有此意。”清 戴名世《九科大题文序》:“其为学者分别邪正,讲求指归,由俗儒之讲章而推而溯之,至於 程 朱 之所论著。”
(二)、带有研究性的著作。唐 权德舆《<左谏议大夫韦公诗集>序》:“前此论著,别为篇第;后此者方紬怀仙章句,而不復赋人间之事矣。”明 李贽《<焚书>自序》:“今既刻《説书》,故再《焚书》亦刻,再《藏书》中一二论著亦刻。”徐特立《青年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》:“毛主席 的论著就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 化的典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