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病四痛 [ sān bìng sì tòng ]
指病痛很多。
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 [ yī zhōu yī fàn,dāng sī lái chǔ bù yì ]
一口粥,一口饭,都应当想到来得不容易。劝告人们要尊重劳动,爱惜粮食
悬牛头,卖马脯 [ xuán niú tóu,mài mǎ fù ]
脯:干肉。挂的是牛头,卖的是马肉干。比喻以次充好,以假乱真,名不副实
牛衣对泣 [ niú yī duì qì ]
睡在牛衣里,相对哭泣。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。
牛鬼蛇神 [ niú guǐ shé shén ]
牛头的鬼,蛇身的神。原形容虚幻怪诞。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。
蛇神牛鬼 [ shé shén niú guǐ ]
牛头的鬼,蛇身的神。形容作品虚幻怪诞。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
留犊淮南 [ liú dú huái nán ]
原指寿春令时苗离开淮南时,将来时带来的黄牛所生的一牛犊留在淮南。后比喻为官清廉。
犁生骍角 [ lí shēng xīng jiǎo ]
指杂色牛生纯赤色、角周正的小牛。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。
牛溲马勃 [ niú sōu mǎ bó ]
牛溲:牛尿,一说车前草,利小便;马勃:可治疮。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,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。
牛骥共牢 [ niú jì gòng láo ]
骥:好马。牛跟马同槽。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。
牛头马面 [ niú tóu mǎ miàn ]
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,一个头象牛,一个头象马。比喻各种丑恶的人。
学者如牛毛,成者如麟角 [ xué zhě rú niú máo,chéng zhě rú lín jiǎo ]
牛毛:比喻多;麟角:麒麟的角,比喻少。学的人很多,学成的人极少。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
牛蹄之涔 [ niú tí zhī cén ]
涔:雨水。牛蹄印中的积水。形容水量极少。也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境地。
孺子牛 [ rú zǐ niú ]
孺子:儿童。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。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
珍馐美馔 [ zhēn xiū měi zhuàn ]
馐:滋味好的食物,馔:饭食。珍贵而味道好的食物。亦作“珍羞美味”。
如牛负重 [ rú niú fù zhòng ]
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。比喻生活负担极重。
鸡口牛后 [ jī kǒu niú hòu ]
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
椎牛歃血 [ chuí niú shà xuè ]
古时聚众盟誓,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,表示诚意。
风马牛不相及 [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]
风:走失;及:到。本指齐楚相去很远,即使马牛走失,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。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。
珍肴异馔 [ zhēn yáo yì zhuàn ]
肴:做熟的鱼肉荤菜;馔:饭食。珍贵而奇异的食物
足兵足食 [ zú bīng zú shí ]
粮食、军备充足。
学如牛毛,成如麟角 [ xué rú niú máo,chéng rú lín jiǎo ]
牛毛:比喻多;麟角:麒麟的角,比喻少。学的人很多,学成的人极少。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
大锅饭 [ dà guō fàn ]
用大锅烧的供很多人吃的饭菜。比喻分配上的极端平均主义
瘠牛羸豚 [ jí niú léi tún ]
瘠:瘠瘦;羸:病弱的。瘦弱的牛和猪。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。
马牛襟裾 [ mǎ niú jīn jū ]
襟、裾:泛指人的衣服。马、牛穿着人衣。比喻人不懂得礼节。也比喻衣冠禽兽。
【成语拼音】fàn niú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喂牛,饲养牛。
(二)、寓不慕爵禄,过劳动自适的生活之意。
(三)、比喻贤才屈身于卑贱之事。语本《管子·小问》:“百里徯,秦国之饭牛者也,穆公举而相之,遂霸诸侯。”又《吕氏春秋·举难》:“宁戚欲干齐桓公,穷困无以自进,於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,暮宿於郭门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