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山之玉 [ kūn shān zhī yù ]
昆山:昆仑山。昆仑山的美玉。比喻杰出的人才。
名声过实 [ míng shēng guò shí ]
名声超过实际。指虚有其名。
赫赫声名 [ hè hè shēng míng ]
赫赫:显耀盛大的样子;名:名声。非常显赫的名声
名闻天下 [ míng wén tiān xià ]
形容名声极大
取名致官 [ qǔ míng zhì guān ]
致:取得、获得。获得了名声和官爵。比喻名利双收。
名高天下 [ míng gāo tiān xià ]
比喻全国闻名。
利绾名牵 [ lì wǎn míng qiān ]
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。同“利惹名牵”。
名公巨卿 [ míng gōng jù qīng ]
指有名望的权贵。亦作“名公钜卿”。
名实难副 [ míng shí nán fù ]
名声大,实际才能与名声不相称。
枕山臂江 [ zhěn shān bì jiāng ]
指依山傍水。
浮名薄利 [ fú míng báo lì ]
浮名:虚浮的名声;薄利:微薄的利益。形容名利微不足道。
名副其实 [ míng fù qí shí ]
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。
秀水明山 [ xiù shuǐ míng shān ]
山光明媚,水色秀丽。形容风景优美。
水秀山明 [ shuǐ xiù shān míng ]
山光明媚,水色秀丽。形容风景优美。
重峦叠巘 [ chóng luán dié yǎn ]
形容山岭重重叠叠,连绵不断。同“重峦叠嶂”。
山明水秀 [ shān míng shuǐ xiù ]
山光明媚,水色秀丽。形容风景优美。
名士夙儒 [ míng shì sù rú ]
名士:有名的人;夙儒:有学问的人。知名人士和老学者
名震一时 [ míng zhèn yī shí ]
名声震动当时社会。
徒负虚名 [ tú fù xū míng ]
空有名望。指有名无实。同“徒有虚名”。
青史传名 [ qīng shǐ chuán míng ]
青史:史书。历史上留下好名声。
翻山涉水 [ fān shān shè shuǐ ]
山:山岭;涉:趟水;水:大河。翻山越岭,趟水过河。形容路途奔波之苦
海盟山咒 [ hǎi méng shān zhòu ]
犹言海誓山盟。
眠云卧石 [ mián yún wò shí ]
比喻山居生活。
游山玩景 [ yóu shān wán jǐng ]
游览、玩赏山水景物。同“游山玩水”。
众喣飘山 [ zhòng xǔ piāo shān ]
众人吹气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众喣漂山”。
【成语拼音】míng shān
【成语解释】(1).著名的大山。古多指五岳。《礼记·礼器》:“是故因天事天,因地事地,因名山升中于天,因吉土以饗帝于郊。” 郑玄 注:“名,犹大也。” 孙希旦 集解:“名山,谓五岳也。” 唐 李白 《秋下荆门》诗:“此行不为鱸鱼鱠,自爱名山入 剡 中。” 清 叶廷琯 《鸥陂渔话·刘书樵晋游诗选》:“ 晋国 名山不可数, 恒岳 居尊 太岳 附。” 郭小川 《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》诗一:“它上面:没有名山,没有盛景,没有古庙。”(2).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以拾遗补艺,成一家之言……藏之名山,副在京师,俟后世圣人君子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言正本藏之书府,副本留京师也。《穆天子传》云:‘天子北征,至于 羣玉之山 ,河平无险,四彻中绳,先王所谓策府。’ 郭璞 云:‘古帝王藏策之府。’则此谓‘藏之名山’是也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内篇自序》:“余所著子书之数而别为此一部,名曰内篇……虽不足以藏名山石室,且欲缄之金匱,以示识者。”(3).借指著书立说。 清 谭嗣同 《夜成》诗:“斗酒纵横天下事,名山风雨百年心。” 康有为 《苏村卧病写怀》诗之三:“名山渺莽千秋业,大地苍茫七尺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