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匡九合 [ yī kuāng jiǔ hé ]
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“一匡天下,九合诸侯”,建立霸业。后亦指立国大事。
明镜高悬 [ míng jìng gāo xuán ]
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,能照人心胆。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。
高抬明镜 [ gāo tái míng jìng ]
秦始皇有一方镜,能照见人心等。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。
看风使帆 [ kàn fēng shǐ fān ]
看风向掌握船帆。比喻随机应变,看情况办事。亦作“看风使船”、“看风使舵”、“见风使舵”、“看风驶篷”、“看风转舵”、…
鞭驽策蹇 [ biān nú cè jiǎn ]
鞭打跑不快的马、驴。比喻自己能力低,但受到严格督促,勤奋不息。用作谦词。
笑容可掬 [ xiào róng kě jū ]
掬:双手捧取。形容笑容满面。
以正视听 [ yǐ zhèng shì tīng ]
为保证事实的正确理解
千了百当 [ qiān liǎo bǎi dàng ]
了:完了,结束;当:恰当。比喻妥帖、有着落。
霁风朗月 [ jì fēng lǎng yuè ]
和风明月。比喻宽厚祥和的气氛。
五世其昌 [ wǔ shì qí chāng ]
世:代;其:时间副词,交要。五世之后,子孙昌盛。旧时用于祝人新婚。
五雀六燕 [ wǔ què liù yàn ]
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。
蹈厉奋发 [ dǎo lì fèn fā ]
蹈:踩,引伸为做,实行;厉:猛烈,迅疾;奋:振作;发:激励。精神振奋,行动迅猛。
论辩风生 [ lùn biàn fēng shēng ]
议论辩驳,极生动而又风趣。
大吵大闹 [ dà chǎo dà nào ]
激烈地争吵。指争论各方并无严重分歧而进行毫无秩序的争吵骚动
志存高远 [ zhì cún gāo yuǎn ]
指立志很高远,有雄心壮志
中正九品 [ zhōng zhèng jiǔ pǐn ]
品:等级。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
东挪西撮 [ dōng nuó xī cuō ]
指各处挪借,凑集款项。同“东挪西凑”。
胆怯心虚 [ dǎn qiè xīn xū ]
形容理亏气馁,胆小害怕。
高山仰之 [ gāo shān yǎng zhī ]
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同“高山仰止”。
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 [ yǎn guān liù lù , ěr tīng bā fāng ]
六路:指上、下、四方;八方:指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西北、东北。形容人机智灵活,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
耽惊受怕 [ dān jīng shòu pà ]
担受惊吓。
风魔九伯 [ fēng mó jiǔ bó ]
风:通“疯”;风魔:疯癫。疯狂痴癫
消极怠工 [ xiāo jí dài gōng ]
指用消极的方法不认真工作。
正其谊不谋其利 [ zhèng qí yì bù móu qí lì ]
正:合于法则的;谊:通“义”,合宜的道德、行为;谋:图谋。言行合乎正义,不谋个人私利
九品中正 [ jiǔ pǐn zhōng zhèng ]
品:等级。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
【成语拼音】zhèng wǔ jiǔ
【成语解释】指正月、五月、九月。其说本于佛教“三长斋月”之说。谓“正五九月,冥界业镜轮照 南洲,若有善恶,镜中悉现”。见 宋 元照《行事钞资持记》卷下之三。僧人在此三月中,严持斋戒,过午不食。民间遂有“正五九”月行善不杀生之俗。至 唐 武德 年间朝廷始明令正、五、九月不得行刑,禁屠杀。宋 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七:“正五九仕宦者不交印,俗忌牢不可破。”明 谢肇淛《五杂俎·天部二》:“正五九不上官,自 唐 以来,有此忌矣。”参阅 清 顾炎武《日知录·正五九月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