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清静寡欲(qingjingguayu)
成语注音:ㄑㄧㄥ ㄐㄧㄥˋ ㄍㄨㄚˇ ㄩˋ
成语简拼:QJGY
成语繁体:清靜寡欲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欲:欲望。保持心地清净,很少欲望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任隗传》:“隗字仲和,少好黄老,清静寡欲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心地清净
成语例句:《晋书·庾峻传》:“尊祖高才而性退让,慈和泛爱,清静寡欲,不营当世,惟修德行而已。”
清静寡欲是道家讲述的一种清静养生心法,出自《道德经》。
即清静寡欲,无任何杂念。
清静寡欲、柔弱不争、胸怀宽容。
个人处世要摈弃妄自作为,追求清静寡欲。
双泉顶,最后隐于逍遥谷,潜心修炼,清静寡欲,邈与世绝。
在住持皇经堂时,清静寡欲,俗尘不染,以所制紫金锭济众。
道教认为人应修性守道,清静寡欲,否则迷沦有欲,淆乱本真。
任隗字仲和,少好黄老之学,清静寡欲,所得俸禄常用来赈恤宗族,收养孤寡。
而修道者除了要遵守清静寡欲的教义外,还应持守朴素无为的人生态度。
陛下忧勤恭俭,清静寡欲,前代英主所不能免者皆屏绝,顾于骑射之末犹未能忘。
他们提倡三教合一,以清静寡欲为修道之本,以炼气养气为修炼之要,以忍耻含垢、苦己为人为宗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