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未雨绸缪(weiyuchoumou)
成语繁体:未雨綢繆
成语语法:复杂式成语
成语解释:绸缪:紧密缠缚。天还没有下雨,先把门窗绑牢。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豳风·鸱号》:“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,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。 ◎清·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四回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事先准备
成语正音:缪,不能读作“miào”。
成语易错:缪,不能写作“谬”。
成语辨析:①未雨绸缪和“有备无患”;都是“事先做好准备工作”的意思。但未雨绸缪没有强调“无患”;前面可以加“必须”、“应该”等词;“有备无患”明确提出“无患”;意思较未雨绸缪多了一层。②见“防患未然”。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,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。(清 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四回)
五笔打字:FFXX
近义词:防患未然 居安思危 防微杜渐 常备不懈 万事俱备 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 养儿防老 有备无患 积谷防饥 绸缪未雨
反义词:临渴掘井 江心补漏 亡羊补牢 贼去关门 临阵磨枪 斗而铸兵
英文翻译:lit. before it rains, bind around with silk (idiom, from Book of Songs 诗经); fig. to plan ahead; to prepare for a rainy day
1. 武王灭纣后,封管叔、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,以监视殷遗民,号三监。武王薨,成王年幼继位,由叔父周公辅政,致三监不满。管叔等散布流言,谓周公将不利于成王。周公为避嫌疑,远离京城,迁居洛邑。不久,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子武庚勾结行叛。周公乃奉成王命,兴师东伐,诛管叔、杀武庚、放蔡叔,收殷余民。周公平乱后,遂写一首《鸱鸮》诗与成王。其诗曰: “趁天未下雨,急剥桑皮,拌以泥灰,以缚门窗。汝居下者,敢欺我哉?”周公诗有讽谏之意,望成王及时制定措施,以止叛乱阴谋。成王虽心中不满,然未敢责之。 2. “诗经”中有一篇标题为“鸱鸮”的诗,描写一只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鸟,仍然在辛勤的筑巢,其中有几句诗:“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今此下民,或敢侮予!”意思是说:趁着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,赶快用桑根的皮把鸟巢的空隙缠紧,只有把巢坚固了,才不怕人的侵害。 后来,大家把这几句诗引伸为“未雨绸缪”,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准备,以免临时手忙脚乱。
趁着天没下雨,先修缮房屋门窗,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,预防不必要的事发生。绸缪:紧密缠缚,引申为修缮。
第二重:未雨绸缪。
快乐的人未雨绸缪。
未雨绸缪。把握时机。
未雨绸缪;居安要思危。
一个人应居安思危,未雨绸缪。
统筹规划,未雨绸缪,高瞻远瞩。
储蓄以备不急之需;未雨绸缪。
但维拉罗萨心怀谨慎,未雨绸缪。
冷空气到来前一两天未雨绸缪。
然而,当局的未雨绸缪是明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