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和颜悦色(heyanyuese)
成语繁体:和顏悅色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颜:面容;悦:愉快;色:脸色。脸色和霭喜悦。形容和善可亲。
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友便辟,友善柔、友便佞,损也。”邢昺疏:“善柔,谓面柔,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褒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申子平急上前,和颜悦色的把原委说了一遍。 ◎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八回
成语用法:作状语;含褒义,形容和善可亲
成语正音:和,不能读作“hè”;悦,不能读作“duì”。
成语易错:悦,不能写作“阅”;颜,不能写作“言”。
成语辨析:见“和蔼可亲”。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申子平急上前,和颜悦色的把原委说了一遍。(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八回)
五笔打字:TUNQ
近义词:平易近人 和风细雨 和蔼可亲 好声好气 一团和气 怡颜悦色 蔼然可亲 平易近民
反义词:暴跳如雷 忿然作色 气急败坏 怒容满面 怒目横眉 青面獠牙 横眉竖目 盛气凌人 瞠目而视 声色俱厉
英文翻译:amiable manner; pleasant countenance
和颜悦色,和蔼喜悦的神色;和蔼可亲的面色。形容人开心。悦,亦作“ 说 ”。《论语·为政》“ 子夏 问孝,子曰:‘色难。’” 刘宝楠 正义引 汉 郑玄 注:“言和颜说色为难也。” 晋 陶潜 《庶人孝传赞·江革》:“和颜悦色,以尽欢心。”“和颜悦色”常误写为“和颜乐色”,应注意。
她极为和颜悦色。
教授和颜悦色地说。
和颜悦色,心情舒畅。
刘翰舟和颜悦色地说。
和颜悦色来得太迟了。
如:和风细雨;和颜悦色。
处处平易近人,和颜悦色。
他们总是和颜悦色地待人。
他从声色俱厉变得和颜悦色。
这才话锋一转,又和颜悦色的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