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工力悉敌(gonglixidi)
成语繁体:工力悉敵
成语语法:主谓式成语
成语解释:工力:功夫和力量;悉:完全;敌:相当。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。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。
成语出处:宋·计有功《唐诗纪事·上官昭容》:“及闻其评曰:‘二诗工力悉敌。’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这两幅山水画工力悉敌,很难分出高下。
成语用法:作谓语;指不相上下
成语正音:悉,不能读作“xí”。
成语易错:敌,不能写作“故”。
成语例句:这两幅山水画工力悉敌,很难分出高下。
近义词:平分秋色 各有千秋 不相上下 旗鼓相当 势均力敌 半斤八两 不分轩轾
英文翻译:force and skill do match
唐中宗时期,群臣聚集在昆明池畔作诗应选,100多篇诗歌由才女上官昭客挑选其中一首作御用歌词。她看中两篇工力悉敌的诗,一是沈佺期的,一是宋之问的,经仔细挑选,最后选中宋之问的诗,让沈佺期也心服口服。
工力悉敌(gōng lì xī dí)——工力:功夫和力量;悉:全、都;敌:相等。双方的功夫和力量完全相等,不相上下,常形容彼此不分高低,多用于指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造诣。
这两幅画工力悉敌,很难评论高下.
这两篇文章工力悉敌,确实难分高下。
二位画家的画技工力悉敌,高低难辨。
联语所述均为实事,且与上联工力悉敌,一时传为笑谈。
他二人工力悉敌、都难分高下,当时言明此事作罢,互不相扰。
二人工力悉敌,这一击又是凶猛无比,两把长戟登时一齐荡开。
但在商务农田中人,能略讲文学的,要算他三个是工力悉敌了。
我既能办理一律,彼讵能势不从同,则又可战彼洋钱,而与之工力悉敌者十也。
然各国工力悉敌,出入损益,厥势维均,则不得不以亚洲各国为取财之地,牟利之场,此亦必然之势也。
只不过万俟烟云也会这套脚,双方行成了工力悉敌,只不过万俟烟云能够悟出其中的末路,当然这只有轻巧驾驭熟悉武功的人才能体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