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函牛之鼎(hanniuzhiding)
成语繁体:函牛之鼎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函:包含,包容。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。形容气势宏大
成语出处: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:“夫函牛之鼎沸,而蝇蚋不敢入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宾语;用于比喻句
成语例句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其危犹举函牛之鼎,絓纤枯之末。”
函牛之鼎 (hán niú zhī dǐng)解释:函:包含,包容。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。形容气势宏大。出处: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:“夫函牛之鼎沸,而蝇蚋不敢入。”示例:其危犹举~,絓纤枯之末。 ★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用法:作宾语;用于比喻句。
甘充君之下厨,膏函牛之鼎镬。
以宰相之才为连州刺史,是“函牛之鼎烹小鲜”。
函牛之鼎,不可以烹小鲜;千斤之弩,不可以中鼷鼠。
函牛之鼎以亨鸡,多汁则淡而不可食,少汁则熬而不可熟。
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,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;愚以为此非名也。
就在此时,一位手拿龙头拐杖,身穿黑色中山服,腰间系着玉色带子,显得函牛之鼎,峥嵘轩峻的老人走进了一家名为国术协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