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半部论语(banbulunyu)
成语繁体:半部論語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《论语》的夸赞之辞,掌握半部《论语》,人的能力就会提高,就能治理国家。
成语出处:参见“半部论语治天下”。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况且从前古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,就是半部亦何妨。 ◎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六十四回
成语用法:作宾语;强调学习儒学的重要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况且从前古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,就是半部亦何妨。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六十四回)
近义词:半部论语治天下
赵普,原先是赵匡胤手下的推官。公元960年,赵匡胤率军北上,部队到达陈桥时,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,发动陈桥兵变。赵匡胤做了皇帝,建立了宋朝,史称宋太祖。接着,赵普又辅佐宋太祖统一了全国,做了宰相。宋太祖死后,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,史称宋太宗。 宋太宗时,赵普仍然是宰相。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学识浅,所读之书只是儒家的一部经典《论语》,当宰相不恰当。 有一次,宋太宗问赵普:“有人说你只读过一部《论语》,这是真的吗?”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:“我所知道的,确实不超出《论语》这部分。过去我用半部《论语》辅助太祖平定天下,现在我用半部《论语》辅助陛下,天下太平。” 后来赵普病逝,家人打开他的书箱,里面果真只有《论语》二十篇。
偏正式成语,掌握半部《》,人的能力就会提高,就能治理国家。后遂用“半部论语、论语半部、半部匡君、半部致太平”等强调学习运用儒家经典的重要,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《论语》的夸赞之辞。典出宋·罗太经·《鹤林玉露》。
半部论语定天下,半部论语治天下。
半部论语治天下。
读半部论语.可以平天下。
大商之道何处寻,半部论语治天下。
宋朝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。
赵普,北宋开国名相,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。
琳琅满目,红鸾非娼,跨越红尘穿纳介子,半部论语奠基异世大陆。
这就是著名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的来历,这一点倒很像王明前世宋朝的时候。
赵铮早就认出了赵普就是那日的中年文官,不过到此刻才知道,他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。
赵普这个人,年轻时虽足智多谋却不好读书,年纪大了,名言却变成了半部论语治天下,你知道是为什么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