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咫尺千里(zhichiqianli)
成语繁体:咫尺千裏
成语语法:紧缩式成语
成语解释:比喻距离虽近,但很难相见,象是远在天边一样。
成语出处:《南史·萧贲传》:“能书善画,于扇上图山水,咫尺之内,便觉万里为遥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形容事物内容丰富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宋·苏轼《何公桥》:“维水之害,咫尺千里。”
咫尺千里,汉语成语,拼音是zhǐ chǐ qiān lǐ,意思是比喻距离虽近,但很难相见,像是远在天边一样。出自《南史·萧贲传》。
寸心万绪,咫尺千里。
执象而求,咫尺千里。
它小中见大,咫尺千里。
确给人咫尺千里之感。
大幅气势雄浑,小幅咫尺千里。
含情咫尺千里,况听家家远砧。
比翼连枝当日愿寸心万绪,咫尺千里。
山水有家法,用笔虚无缥缈,咫尺千里。
只是欲闭情封,当面错过,便咫尺千里矣。
也工台阁,写山川远近,有咫尺千里的气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