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门拒虎,后门进狼: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,又来了一个敌人。
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:人:指人心。得人心的就能兴隆,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。
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: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,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。
士别三日,刮目相待:指别人已有进步,当另眼相看。
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:牛后:牛的肛门。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…
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: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,没有始终往前而不遇反复的。《易·泰》:“九三,无平不陂,无往不復…
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: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。
佛是金妆,人是衣妆:指佛靠金子装点,人靠衣饰打扮。比喻人内里不足,要靠外表。
关东出相,关西出将:关:函谷关。函谷关以东的地区,民风好文,多出宰相;函谷关以西的地区,民风好武,多出将帅。
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:原意是孔子、墨子四处周游,每到一处,坐席没有坐暖,灶突没有熏黑,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。形容忙于世事…
一夫荷戟,千人莫当:荷:扛;戟:古兵器。一个人把着关口,一千个人也打不进来。形容地势十分险要,易守难攻
出其不意,攻其无备: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。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。
窃钩者诛,窃国者侯:偷钩的要处死,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。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。
以狸致鼠,以冰致绳:用猫招引老鼠,用冰作绳索。比喻事情不能成功。
人弃我取,人取我与:表示自己的志趣、见地与他人不同。
有冤报冤,有仇报仇:报:报复,抵偿。指对造成冤枉、仇恨的人进行报复,使其作出抵偿
鱼游沸鼎,燕巢飞幕:沸:开水;鼎:古代锅类器皿;巢:筑巢。鱼在开水锅里游,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。比喻处境危险,快要灭亡
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:不断地刻镂。形容坚持不懈。
见怪不怪,其怪自绝:怪:奇异的;绝:绝迹,了却。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,它就不会危害了
疑似之迹,不可不察:疑似:既象又不象。不分明而想像的迹象,不能不仔细考察。指不被事物相似的表面现象所迷惑。
天网恢恢,疎而不漏:谓天道如大网,虽稀疏却无有漏失。比喻作恶者逃不出上天的惩罚。语出《老子》:“天網恢恢,疎而不失。…
庆父不死,鲁难未已:不杀掉庆父,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。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,就得不到安宁。
光阴荏苒,日月如梭:荏苒:不知不觉地过去;梭:织布机上引导纬纱与经纱交织的构件。形容时间过得很快
仇人相见,分外眼睁: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,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。
鹬蚌持争,渔翁得利: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
言战者多,被甲者少:被:同“披”。口头上谈论军事的人多,而真正披甲上阵的人少。比喻只注重理论,而不善于实践。
水激则旱,矢激则远:水流矢飞,受阻则劲悍而去远。旱,通“悍”。比喻因祸致福。
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:意思是摆好阵势以后出战,这是打仗的常规,但运用的巧妙灵活,全在于善于思考。指高超的指挥作战的艺术…
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: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:姑公:婆婆,公公。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
不知有汉,何论魏晋:不知道有汉朝,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。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,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。也…
蛇化为龙,不变其文: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,实质还是一样。
称薪而爨,数粒乃炊:称:衡量;薪:柴;爨:烧火煮饭。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。比喻只注意小事,斤斤计较,形容吝啬或贫穷
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:诸:之于的合音;传:传布流传;其人:同道。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。
千里餽粮,士有饥色:指远粮不解近饥。
眼中流血,心里成灰:据《烟花录》载:某商人与一少女相恋,未能结良缘,女思念成疾而亡。其父焚女尸后,见心脏处有物如铁,…
送君千里,终有一别:见“送君千里,终须一别”。
一夫当关,万夫莫摧:当:遮挡,阻挡。山势又高又险,一个人把着关口,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。形容地势十分险要,易守难攻
争名于朝,争利于市:朝:朝廷。市:市场。在朝廷上争夺名位,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。即争名夺利。
愚者千虑,亦有一得: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。常以谦指己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