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鎞刮膜 [ jīn bī guā mó ]
金鎞:传说古印度治眼病的形如箭头的金属工具。用金鎞刮去眼球表面的薄膜,使人复明。形容医术高超,能使他人失而复明。
出入相友 [ chū rù xiāng yǒu ]
出去做工,回家休息,大家都是同伴,应彼此互助,和睦相处。
拨乱济时 [ bō luàn jì shí ]
平定乱世,救济时势。同“拨乱济危”。
引重致远 [ yǐn zhòng zhì yuǎn ]
引:牵挽;致:达到。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。比喻抱负远大,能闯出新的天地,做出宏伟的业绩
令月吉日 [ lìng yuè jí rì ]
令:好,吉祥。吉月吉日。指吉利的好日子。
袭衣兼食 [ xí yī jiān shí ]
袭:全套衣服;兼:加倍。成套衣服,多盘菜肴。比喻生活富裕
兵不接刃 [ bīng bù jiē rèn ]
作战时兵器没接触。指战事顺利,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。
怀柔天下 [ huái róu tiān xià ]
使天下归服。怀柔: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,使之归服。
俯首贴耳 [ fǔ shǒu tiē ěr ]
俯首:低头。低着头,耷拉着耳朵。形容恭顺服从,屈卑驯服的样子。
誓死不屈 [ shì sǐ bù qū ]
立誓宁死也不屈服。
解衣衣人 [ jiě yī yī rén ]
脱下衣服给别人穿。
澄源正本 [ zhèng běn chéng yuán ]
澄:澄清。清理水的源头,扶正树的根。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
回生起死 [ huí shēng qǐ sǐ ]
起死回生。形容医道高明,能把垂死的人求活。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。
决命争首 [ jué mìng zhēng shǒu ]
拼命争先而战。
鼻肿眼青 [ bí zhǒng yǎn qīng ]
鼻子肿起,眼圈发青。形容脸部伤势严重。
撑天拄地 [ chēng tiān zhǔ dì ]
犹言顶天立地。
不屈不挠 [ bù qū bù náo ]
屈:屈服;挠:弯曲。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,表现十分顽强。
荜路蓝缕 [ bì lù lán lǚ ]
蓝缕:破衣服。坐着柴车,穿着破衣服,去开辟山林。形容创业的艰苦
霍然而愈 [ huò rán ér yù ]
霍然:很快的样子。很快病就好了。
以柔制刚 [ yǐ róu zhì gāng ]
以:用。柔:柔和。制:制服。刚:刚强。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。
节衣缩食 [ jié yī suō shí ]
节、缩:节省。省吃省穿。形容节约。
厚此薄彼 [ hòu cǐ bó bǐ ]
重视或优待一方,轻视或怠慢另一方。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。
陆詟水栗 [ lù zhé shuǐ lì ]
指声威远播,四方畏服。
割地称臣 [ gē dì chēng chén ]
割让土地,臣服于对方。
吞符翕景 [ tūn fú xī jǐng ]
指道者吞符箓,服日霞。
【成语拼音】fú fú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亦作“扶伏”。亦作“扶匐”。同“匍匐”。伏地爬行。形容急遽,竭力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《诗》云:‘凡民有丧,扶服救之。’”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作“匍匐救之”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扶伏而击之,折軫。”《南史·隐逸传上·剡县小儿》:“因自投下牀,扶匐至母尸侧,顿絶而死。”元 揭傒斯《临川女》诗:“闻汝即赴死,扶服到河滨。”王闿运《熊氏墓表》:“睋而有间,恭人暴卒,同官命妇,扶服救丧。”
(二)、趴伏于地。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中孺 扶服叩头曰:‘老臣得託命将军,此天力也。’”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呼韩邪 携国归化,扶伏称臣。”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:“夜着青衣,扶匍道路,为 太祖 听察 苍梧 出来。”宋 王禹偁《大阅赋》:“俾遁逃兮无地,咸扶服兮朝天。”清 黄遵宪《锡兰岛卧佛》诗:“阑斑被绣縵,扶服拜赤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