旷职偾事 [ kuàng zhí fèn shì ]
旷:空缺;偾事:把事情搞坏。不尽守职责,把事情搞糟
邦家之光 [ bāng jiā zhī guāng ]
邦:诸侯国;家:大夫的封地。指国家的光荣
挟主行令 [ jiā zhǔ xíng lìng ]
挟持君主,发布命令。同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。
谨慎从事 [ jǐn shèn cóng shì ]
细心慎重地处事
托诸空言 [ tuō zhū kōng yán ]
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。同“托之空言”。
多事之秋 [ duō shì zhī qiū ]
多事:事故或事变多;秋:时期。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。
时移世易 [ shí yí shì yì ]
时代变迁,世事也不一样。
事无二成 [ shì wú èr chéng ]
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。
恶事行千里 [ è shì xíng qiān lǐ ]
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,坏事却传播得极快(含有劝告的意思)。
遇事生端 [ yù shì shēng duān ]
指好事者一有机会就借端兴风作浪。
事过景迁 [ shì guò jǐng qiān ]
事情已经过去,情况也变了。同“事过境迁”。
属辞比事 [ zhǔ cí bǐ shì ]
原指连缀文辞,排比事实,记载历史。后泛称作文纪事。
如指诸掌 [ rú zhǐ zhū zhǎng ]
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。
转祸为福 [ zhuǎn huò wéi fú ]
把祸患变为幸福。指把坏事变成好事。
放之四海而皆准 [ 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]
四海: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,故称全国为“四海”;准:准确。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。
放诸四海而皆准 [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]
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。同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。
看风驶船 [ kàn fēng shǐ chuán ]
指随机应变,见机行事。
强干弱枝 [ qiáng gān ruò zhī ]
加强树干,削弱枝叶。比喻削减地方势力,加强中央权力。
败事有余,成事不足 [ bài shì yǒu yú,chéng shì bù zú ]
指非但办不好事情,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。
磨铅策蹇 [ mó qiān cè jiǎn ]
磨钝刀,鞭蹇驴。比喻勉力而为。
握管怀铅 [ wò guǎn huái qiān ]
怀:怀藏;铅:铅粉。常带书写工具,以备写作的需要。
福寿康宁 [ fú shòu kāng níng ]
祝颂语。谓幸福、长寿、健康、安宁诸福齐备。
靦颜事仇 [ miǎn yán shì chóu ]
谓不知羞耻地为仇敌做事。
政清人和 [ zhèng qīng rén hé ]
政治清明,人心归向,上下团结。
生事扰民 [ shēng shì rǎo mín ]
生事:惹起事端。惹起事端,侵扰民众。指故意寻衅闹事,侵扰人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