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老在家 [ gào lǎo zài jiā ]
告老:因年老而告退;家:故乡、故里。指因年老而辞职在故乡安度晚年。
养儿防老 [ yǎng ér fáng lǎo ]
养育儿子是为了防备年老。亦泛指养育子女以防老年无依靠。
贵壮贱弱 [ guì zhuàng jiàn ruò ]
看重年轻力壮者而轻视年老体弱者。同“贵壮贱老”。
辗转思念 [ zhǎn zhuǎn sī niàn ]
辗转:转移不定。翻来覆去老想着。形容思念之深
小国寡民 [ xiǎo guó guǎ mín ]
国家小,人民少。
长春不老 [ cháng chūn bù lǎo ]
犹言长生不老。
活到老学到老 [ huó dào lǎo xué dào lǎo ]
指老人坚持学习或知识不断更新,人们永远学不尽。
清静寡欲 [ qīng jìng guǎ yù ]
欲:欲望。保持心地清净,很少欲望
敬老慈少 [ jìng lǎo cí shǎo ]
尊敬老人,爱护儿童。同“敬老慈幼”。
老于世故 [ lǎo yú shì gù ]
老:老练,富有经验;世故:处世经验。指对社会上的一切有很深的阅历。
沉重少言 [ chén zhòng shǎo yán ]
朴实稳重,不爱多说话。亦作“沉厚寡言”、“沉重寡言”。
倚老卖老 [ yǐ lǎo mài lǎo ]
卖:卖弄。仗着岁数大,摆老资格。
虐老兽心 [ nüè lǎo shòu xīn ]
虐老:虐待老人。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,有如野兽。
指树为姓 [ zhǐ shù wéi xìng ]
道教传说,老子生于李树下,因以李为姓。
见素抱朴 [ xiàn sù bào pǔ ]
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。是说要推举圣人,实行法治,即用“无为之治”取代“有为之治”。对应于“绝圣弃智”。
人老心不老 [ rén lǎo xīn bù lǎo ]
指人虽然老了,但有一颗年轻的心
识涂老马 [ shí tú lǎo mǎ ]
老马认识路。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。同“识途老马”。
生老病死 [ shēng lǎo bìng sǐ ]
佛教指人的四苦,即出生、衰老、生病、死亡。今泛指生活中生育、养老、医疗、殡葬。
白首之心 [ bái shǒu zhī xīn ]
老年时的壮志。
七老八倒 [ qī lǎo bā dǎo ]
形容年老体衰。
奉道斋僧 [ fèng dào zhāi sēng ]
奉:信奉;斋僧:供僧人吃饭。指信教行善
鳏寡孤独 [ guān guǎ gū dú ]
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。
老实疙瘩 [ lǎo shí gē da ]
忠厚老实的人
告老还家 [ gào lǎo huán jiā ]
告老:因年老而告退;还:回,返;家:故乡、故里。因年老而辞职回归故乡安度晚年。
鹤骨霜髯 [ hè gǔ shuāng rán ]
瘦骨白须。形容年老。
【成语拼音】guǎ lǎo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孤独的老人。汉 焦赣《易林·渐》:“别离分散,长子从军,稚叔就贼,寡老独安。”宋 王安石《和吴御史汴渠》诗:“货入空外府,租输陈太仓。东南一百年,寡老无残粻。”
(二)、亦作“寡佬”。詈词。多用于寡妇。茅盾《子夜》九:“玉亭,你还要看看她么,看一看装扮好了的她,丢那妈,寡老。”茅盾《第一阶段的故事》六:“我才不来呕这口闲气,化这路冤钱,让那只寡老背地里笑我是洋盘。”王西彦《曙》:“我 任老三 不稀罕你这只寡佬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