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骨头 [ ruǎn gǔ tou ]
比喻意志薄弱、没有骨气的人,甚至丧失气节的人
揣骨听声 [ chuāi gǔ tīng shēng ]
原指旧时相法的一种。不相其面,而摸其骨骼,听其语声,以判贵贱。后用以比喻牵强附会,妄加评判。
言出法随 [ yán chū fǎ suí ]
言:这里指法令或命令;法:法律。话一说出口,法律就跟在后面。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,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。
洗心换骨 [ xǐ xīn huàn gǔ ]
道家语,指洗去尘心,换掉凡骨,即可超离凡尘而入圣。
毛骨悚然 [ máo gǔ sǒng rán ]
悚然:害怕的样子。汗毛竖起,脊梁骨发冷。形容十分恐惧。
傲骨嶙嶙 [ ào gǔ lín lín ]
傲骨:指高傲不屈的性格。嶙嶙:山崖突兀貌。比喻高傲不屈。
非圣诬法 [ fēi shèng wū fǎ ]
非:讥议;圣:圣人;诬:诽谤;法:法度。讥议圣人,诽谤法度。
灰躯糜骨 [ huī qū mí gǔ ]
犹言粉身碎骨。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。
捶骨沥髓 [ chuí gǔ lì suǐ ]
比喻残酷搜括民财。同“敲骨吸髓”。
染神刻骨 [ rǎn shén kè gǔ ]
犹铭心刻骨。指感受深切。
法无可贷 [ fǎ wú kě dài ]
指按法律不可宽恕。
一聚枯骨 [ yī jù kū gǔ ]
一聚:聚在一起。一堆枯朽的骨头。指人死去很久
情逾骨肉 [ qíng yú gǔ ròu ]
逾:超过;骨肉:比喻至亲。形容感情极其深厚。
钻心刺骨 [ zuàn xīn cì gǔ ]
钻入心里,侵入骨中。形容刺激极深。
炊骨爨骸 [ chuī gǔ cuàn hái ]
指军队没有粮食,只好拿人马的骨骸来做饭
骨肉未寒 [ gǔ ròu wèi hán ]
骨肉尚未冷透。指人刚死不久。
粗心大气 [ cū xīn dà qì ]
粗:粗疏;气:人的精神状态。指做事不细心,随便马虎
风骨峭峻 [ fēng gǔ qiào jùn ]
峭峻:山又高又陡。形容人很有骨气,刚直不阿。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。
怨入骨髓 [ yuàn rù gǔ suǐ ]
恨到骨头里。形容怨恨到极点。
骨肉相连 [ gǔ ròu xiāng lián ]
象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。比喻关系非常密切,不可分离。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[ zhòng kǒu shuò jīn,jī huǐ xiāo gǔ ]
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…
镌心铭骨 [ juān xīn míng gǔ ]
镌:雕刻。意同“刻骨铭心”。形容永记不忘。
悬头刺骨 [ xuán tóu cì gǔ ]
悬:吊挂。把头挂在屋梁上面,用锥刺自己的大腿骨。形容刻苦学习
正法直度 [ zhèng fǎ zhí dù ]
度:标准。严正法律,统一标准。
取法于上,仅得其中 [ qǔ fǎ yú shàng jǐn dé qí zhōng ]
取法:取为法则。比喻效仿于高超、精湛的学识、技艺等,也只能达到中等水平。
【成语拼音】gǔ fǎ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指人或其他动物的骨相特佂。《文选·宋玉<神女赋>》:“骨法多奇,应君之相。”李周翰 注:“骨法殊异,正合侍君也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韩信 曰:‘先生相人何如?’﹝ 蒯通 ﹞对曰:‘贵贱在於骨法,忧喜在於容色,成败在於决断。’”宋 欧阳修《长句送陆子履学士通判宿州》:“古人相马不相皮,瘦马虽瘦骨法奇,世无 伯乐 良可嗤,千金市马惟市肥。”宋 孔平仲《续世说》卷六:“袁天纲 善相,则天 初在襁褓,天纲 来至第中,谓其母曰:夫人骨法,必生贵子。”
(二)、书画的笔力和法则。南朝 齐 谢赫《古画品录》创立画有“六法”之说,其二为“骨法用笔”。引申指诗文的风骨和笔法。清 吴敏树《吴云台哀辞》:“然 云台 才实高,为歌诗得 杜 骨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