铭心刻骨 [ míng xīn kè gǔ ]
刻写在心上骨上,形容记忆深刻,难以忘记。
生死骨肉 [ shēng sǐ gǔ ròu ]
使死人复生,白骨长肉。形容恩惠极深厚
浃髓沦肌 [ jiā suǐ lún jī ]
浃:通,透;沦:陷入。浸透肌肉,深入骨髓。比喻感受极深。
浃髓沦肤 [ jiā suǐ lún fū ]
浃:通,透;沦:陷入。浸透肌肉,深入骨髓。比喻感受极深。
铭肤镂骨 [ míng fū lòu gǔ ]
形容感受极深,永记不忘。同“铭心镂骨”。
换骨夺胎 [ huàn gǔ duó tāi ]
比喻诗文活用古人之意,推陈出新。
瘦骨梭棱 [ shòu gǔ suō léng ]
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。
痛之入骨 [ tòng zhī rù gǔ ]
伤痛入骨髓。形容伤心到了极点
骨鲠之臣 [ gǔ gěng zhī chén ]
骨鲠:比喻刚直。刚正忠直的官员。
丰肌秀骨 [ fēng jī xiù gǔ ]
丰润的肌肤,柔嫩的骨骼。形容女子或花朵娇嫩艳丽而有丰韵。同“丰肌弱骨”。
白骨再肉 [ bái gǔ zài ròu ]
白骨上再生出肉来。比喻起死回生。
曝骨履肠 [ pù gǔ lǚ cháng ]
暴露尸骨,踩踏肠子。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。
痛心刻骨 [ tòng xīn kè gǔ ]
伤痛入骨髓。形容伤心到了极点
颜筋柳骨 [ yán jīn liǔ gǔ ]
颜:唐代书法家颜真卿;柳:唐代书法家柳公权。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,但风格有所不同。也泛称书法极佳。
吹大法螺 [ chuī dà fǎ luó ]
法螺:做佛事时用的乐器。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。后借以讽刺吹牛皮,说大话。
瘦骨嶙嶙 [ shòu gǔ lín lín ]
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。
生死肉骨 [ shēng sǐ ròu gǔ ]
生、肉:用作动词。使死人复生,白骨长肉。形容恩惠极大。
痛入骨髓 [ tòng rù gǔ suǐ ]
痛到骨头里。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。
丰筋多力 [ fēng jīn duō lì ]
丰:丰满,丰实;筋: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;多:多余。书法有筋骨,笔力雄健。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,笔力强劲有余。
抱法处势 [ bào fǎ chǔ shì ]
比喻把法和势结合起来,用势来保证法的推行。
彻心彻骨 [ chè xīn chè gǔ ]
彻:通透,彻底。通心透骨。形容疼痛到了极点
痛切心骨 [ tòng qiè xīn gǔ ]
伤痛入骨髓。形容伤心到了极点
大可师法 [ dà kě shī fǎ ]
师法:学习效法。值得学习和效法。
仙风道骨 [ xiān fēng dào gǔ ]
骨:气概。仙人的风度,道长的气概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。
冢中枯骨 [ zhǒng zhōng kū gǔ ]
冢:坟墓。坟墓里的枯骨。比喻没有力量的人。
【成语拼音】gǔ fǎ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指人或其他动物的骨相特佂。《文选·宋玉<神女赋>》:“骨法多奇,应君之相。”李周翰 注:“骨法殊异,正合侍君也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韩信 曰:‘先生相人何如?’﹝ 蒯通 ﹞对曰:‘贵贱在於骨法,忧喜在於容色,成败在於决断。’”宋 欧阳修《长句送陆子履学士通判宿州》:“古人相马不相皮,瘦马虽瘦骨法奇,世无 伯乐 良可嗤,千金市马惟市肥。”宋 孔平仲《续世说》卷六:“袁天纲 善相,则天 初在襁褓,天纲 来至第中,谓其母曰:夫人骨法,必生贵子。”
(二)、书画的笔力和法则。南朝 齐 谢赫《古画品录》创立画有“六法”之说,其二为“骨法用笔”。引申指诗文的风骨和笔法。清 吴敏树《吴云台哀辞》:“然 云台 才实高,为歌诗得 杜 骨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