轶事遗闻 [ yì shì yí wén ]
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迹和传说。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。
无所事事 [ wú suǒ shì shì ]
事事:前一“事”为动词,做;后一“事”为名词,事情。闲着什么事都不干。
泄泄沓沓 [ xiè xiè tà tà ]
泄:众多;沓:重复。指话多而重复或做事拖拖拉拉
言不及义 [ yán bù jí yì ]
及:涉及;义:正经的道理。指净说些无聊的话,没有一句正经的。
背义负恩 [ bèi yù fù ēn ]
指背弃道义,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德。
发轫之始 [ fā rèn zhī shǐ ]
发轫:撤荡撑住车轮的木头,启动车辆启程。比喻事情的发端
首唱义兵 [ shǒu chàng yì bīng ]
唱:通“倡”,带头;兵:战斗。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
富贵浮云 [ fù guì fú yún ]
意思是不义而富贵,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飘。比喻把金钱、地位看得很轻。
朋比作奸 [ péng bǐ zuò jiān ]
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。同“朋比为奸”。
勾元提要 [ gōu yuán tí yào ]
提:摘出,提出;提要:摘出纲要。探取精微,摘抉要义
失道寡助 [ shī dào guǎ zhù ]
道:道义;寡:少。做事违反正义的人,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。
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 [ shì bù guān jǐ , gāo gāo guà qǐ ]
认为事情与己无关,把它搁在一边不管。
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[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 ]
指不管闲事,事情越少越好。
义方之训 [ yì fāng zhī xùn ]
义方:比喻为人应遵守的道理。教人遵守做人之道的训言
仁至义尽 [ rén zhì yì jìn ]
至:极,最;尽:全部用出。竭尽仁义之道。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。
毫无疑义 [ háo wú yí yì ]
疑义:可疑的道理。一点也没有可以使人怀疑的地方。
相鼠有皮 [ xiàng shǔ yǒu pí ]
相:视。看看老鼠尚且还有皮。旧指人须知廉耻,要讲礼义。
不乏先例 [ bù fá xiān lì ]
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。
顺风使舵 [ shùn fēng shǐ duò ]
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(含贬义)。同“顺风转舵”。
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 [ qún jū zhōng rì,yán bù jí yì ]
及:涉及;义:正经的道理。指整日在一起,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
推诚布信 [ tuī chéng bù xìn ]
诚:真心,诚意;信:诚实,信义。指以诚心待人,坦白无私
草泽英雄 [ cǎo zé yīng xióng ]
草泽:荒野地。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军首领
官复原职 [ guān fù yuán zhí ]
复:恢复。重新担任原来的官职
包罗万有 [ bāo luó wàn yǒu ]
犹包罗万象。
东游西荡 [ dōng yóu xī dàng ]
无所事事,到处闲诳。
【成语拼音】yì shì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正义或公益之事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七:“天下义事,岂可让公一个做尽了?我也出二十万钱为助。”清 刘大櫆《乡饮宾方君墓志铭》:“而里党有义事,则乐从其后。”
(二)、谓度事之宜而行之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:“君子谓 宋共姬 女而不妇。女待人,妇义事也。”王引之《经义述闻·春秋左传中》:“义,读为仪。仪,度也。言妇当度事而行,不必待人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