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农仰屋 [ sī nóng yǎng wū ]
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,无计可施。形容国库空虚,财政拮据。
漆女忧鲁 [ qī nǚ yōu lǔ ]
鲁穆公时国事危急,漆室之女对国家深感忧虑。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
政简刑清 [ zhèng jiǎn xíng qīng ]
旧时形容法令简,社会风气好,犯罪的人少。常用作称道地方官政绩的话。
不得善终 [ bù dé shàn zhōng ]
善终:正常死亡。指人不得好死。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。
秉轴持钧 [ bǐng zhóu chí jūn ]
秉:执持;轴:中心,枢纽;持:握;钧:古代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。比喻官居要职,执掌政权或处于中心或关键位置
阶前万里 [ jiē qián wàn lǐ ]
远在万里之外,犹如近在眼前。比喻相隔虽远,却象在眼前一样。
陈腔滥调 [ chén qiāng làn diào ]
陈:陈旧;滥:空泛,失真;调:论调。陈旧、空泛的论调
朝令夕更 [ zhāo líng xī gēng ]
朝:早上;夕:黄昏。早晨下命令,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变,让人无所适从
大慈大悲 [ dà cí dà bēi ]
慈: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;悲: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;慈悲:佛家语,救人苦难。形容人心肠慈善。
萧曹避席 [ xiāo cáo bì xí ]
萧曹: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、曹参;避席:起立离座,表示敬意。连萧何、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。比喻政治才能极大,超过前人。
危言核论 [ wēi yán hé lùn ]
正直而翔实的言论。
礼贤远佞 [ lǐ xián yuǎn nìng ]
礼:表示敬意;远:疏远;佞:善于运用花言巧语献媚的人。敬重有才德的人,远离巧言献媚的人
善罢干休 [ shàn bà gān xiū ]
善:好好地;甘休:情愿罢休。好好地解决纠纷,不再闹下去(多用于否定)。
法不容情 [ fǎ bù róng qíng ]
在法律面前不能容许人情宽容
面貌一新 [ miàn mào yī xīn ]
样子完全改变,出现了崭新的面貌
囹圄生草 [ líng yǔ shēng cǎo ]
囹圄:监狱。监狱里长出野草。形容社会安定,政治清明时,犯罪的人很少。
善贾而沽 [ shàn jiǎ ér gū ]
贾:通“价”。善贾:好价钱;沽:出卖。等好价钱卖出。比喻怀才不遇,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。也比喻有了肥缺,才肯任职…
止戈兴仁 [ zhǐ gē xīng rén ]
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
善始善终 [ shàn shǐ shàn zhōng ]
做事情有好的开头,也有好的结尾。形容办事认真。
法成令修 [ fǎ chéng lìng xiū ]
修:完善。法令完善
利口捷给 [ lì kǒu jié jǐ ]
利口:能言善辩;捷给:言辞敏捷,善于应付。指能言善辩,言辞敏捷,善于应付
恂恂善诱 [ xún xún shàn yòu ]
恂恂:同“循循”,有次序的样子;诱:引导。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
秉钧持轴 [ bǐng jūn chí zhóu ]
执政掌权。
变化无方 [ biàn huà wú fāng ]
方:方向,引申为准则。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,变化多端
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 [ bì qí ruì qì,jī qí duò guī ]
其:他的;锐气:勇猛的气势;惰:松懈善于用兵之人,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,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。
【成语拼音】shàn zhèng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妥善的法则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。”
(二)、清明的政治;良好的政令。《书·大禹谟》:“德惟善政,政在养民。”《后汉书·臧宫传》:“今国无善政,灾变不息。”《南史·垣护之传》:“木连理,上有光如烛,咸以善政所致。”明 唐顺之《廷试策》:“要之,官得其人,则善政行而天下蒙其福。”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:“唐顺宗 即位,下令蠲免民间对官府的各种旧欠……这些,在当时都是善政。”
(三)、良好的政绩。《新五代史·杂传·史圭》:“﹝ 史圭 ﹞为 寧晋、乐寿 县令,有善政,县人立碑以颂之。”明 宋濂《碧崖亭辞》:“﹝先生﹞学问富而德行脩,践扬中外,其善政盖章章云。”欧阳予倩《桃花扇》第三幕第一场:“他们说,自从 马老爷 入阁拜相,善政流传,真是民之父母。”
(四)、泛指良好的管理。《红楼梦》第六八回:“﹝ 尤二姐 ﹞又见 周瑞 家等媳妇在傍边称扬 凤姐 素日许多善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