协力同心 [ xié lì tóng xīn ]
心:思想;协:合。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乘虚蹈隙 [ chéng xū dǎo xì ]
犹言切中窾窍。比喻叩击中节。
析律贰端 [ xī lǜ èr duān ]
指曲解法律条文,妄生不实端绪,以加重人罪。
舞弄文墨 [ wǔ nòng wén mò ]
①玩弄法律条文,曲解其意。②玩弄文辞;耍笔杆子。亦作“舞文弄墨”。
佐国之谋 [ zuǒ guó zhī móu ]
佐:协助;谋:谋略。协助治国的谋略
深文附会 [ shēn wén fù huì ]
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。同“深文傅会”。
铿锵顿挫 [ kēng qiāng dùn cuò ]
铿锵: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。形容音律和谐有力、动听
君子协定 [ jūn zǐ xié dìng ]
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,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,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。本用于国际事务间,后亦用为事先约…
墨迹未干 [ mò jì wèi gān ]
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。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(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)。
铿镪顿挫 [ kēng qiāng dùn cuò ]
铿镪: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。形容音律和谐有力、动听。
举世无伦 [ jǔ shì wú lún ]
举:全,皆;举世:全世界;伦:类,同类。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。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
雕玉双联 [ diāo yù shuāng lián ]
雕玉:用玉雕成,形容华美、工巧;双联:律诗中相对偶的两句。形容属对极为精巧。
棣华增映 [ dì huá zēng yìng ]
比喻兄弟友爱,互增光辉。
析律舞文 [ xī lǜ wǔ wén ]
指故意玩弄文字,曲解法律条文。
浮声切响 [ fú shēng qiè xiǎng ]
浮声:平声;切响:仄声。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。
燮和天下 [ xiè hé tiān xià ]
燮和:协调,和顺。使国家协调和平
同心共济 [ tóng xīn gòng jì ]
指齐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亦作“同心协济”。
化外之民 [ huà wài zhī mín ]
化:开化;民:民众。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,即没有开化的民众。旧时统治阶级的偏见,指中国教化达不到、法律管不着的少数民族…
表里相合 [ biǎo lǐ xiāng hé ]
表里:内外;合:协同。里外相互协同
腹里地面 [ fù lǐ dì miàn ]
指内部地区。
切响浮生 [ qiè xiǎng fú shēng ]
切响:仄声;浮声:平声。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。也泛指音韵的纤细低沉和洪亮高亢。
粝食粗衣 [ lì shí cū yī ]
粝:粗米。粗布衣服,粗劣的食品。比喻生活清苦。
一律千篇 [ yī lǜ qiān piān ]
一律:同样的。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。指文章、题材、写法公式化。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
不可轻犯 [ bù kě qīng fàn ]
不能侵凌触犯。
毕力同心 [ bì lì tóng xīn ]
犹言齐心协力。
【成语拼音】xié lǜ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调和音乐律吕,使之和谐。《汉书·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》:“协律则 李延年,运筹则 桑弘羊。”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乐府》:“延年 以曼声协律,朱 马 以骚体製歌。”姚华《曲海一勺·原乐》:“惜乎协律之署已墟,正音之谱不续。”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二编第二章第十节:“丘仲 造笛,作为协律的乐器。”
(二)、协律都尉、协律校尉、协律郎等乐官的省称。唐 韩愈 有《赠别元十八协律》诗。唐 刘禹锡 有《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》诗。唐 司空图《成均讽》:“名编协律之籍,妙軼总章之观。”
(三)、符合音律或格律。唐 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九:“儒士闻而竞观之,以为协律之词。”宋 刘克庄《贺新郎·生日用实之来韵》词:“老去山歌尤协律。”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结构》:“尝读时髦所撰,惜其惨澹经营,用心良苦,而不得被管絃,副 优孟 者,非审音协律之难,而结搆全部规模之未善也。”清 陆以湉《冷庐杂识·九言诗》:“九言诗,最难自然协律。”
(四)、配以音乐声律,犹言谱曲。《汉书·王褒传》:“上颇作歌诗,欲兴协律之事。”宋 沉括《梦溪笔谈·乐律一》:“古诗皆咏之,然后以声依咏以成曲,谓之协律。”